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新无创诊疗时代有望来临

  据解放日报 人类正面临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粮食不足等一系列复杂挑战,学术界在新兴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至关重要。在近日举行的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生命科学大会上,大会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竺开门见山地说:“医学和药物代表着普世的、和平的语言,医学界成就为合作铺平道路,最终为人类生命健康与和平奠定基础。”在这场主题为“创新铸就医学卓越”的大会上,海内外顶尖专家分享最新前沿医学成果。

  用AI解决超声技术痛点

  在我国,超声在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20亿人次开展超声检查。尽管超声检查无创无害,但它存在一定误诊率和漏诊率,我国每年误诊漏诊人次约为5700万,在美国这一数据为1200万。怎样更便捷高效利用好超声仪器?在案例研讨环节,来自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孔德兴教授带来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已解决了超声技术的上述痛点。

  超声应用增长迅猛,但超声诊断医生培养速度跟不上,人工智能此时便发挥了巨大作用。“超声技术分辨率和深度犹如跷跷板,如何兼得?”孔德兴介绍,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超声从毫米级到微米级的突破,这给临床医生诊断提供了有益信息。

  简言之,一名患者躺在床上不依赖医生操作手法,通过声波自动采集数据并分析即可完成成像。临床发现,人工智能超声的诊断率在部分疾病领域甚至与活检、基因检测诊断率持平。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技术,未来可应用于老年人心脏实时监控、孕妇胎儿健康监控、外科手术器官监控乃至居家理疗等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医生可进入全新的无创诊疗时代,帮助人们精准找到病灶、干预疾病。”专家表示。

  两大疾病研究迈进一步

  德国图宾根大学托马斯·加瑟教授带来帕金森病领域的最新发现。1982年,科学家发现MPTP物质会对人体多巴胺神经元有巨大影响。作为代际遗传疾病,帕金森病父代和子代遗传率为50%。在帕金森病显性遗传家庭,还可能常见老年性痴呆。

  要找到帕金森病的致病机理,加瑟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显性遗传家族的基因段里有4Q21基因单点突触,这一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关联性非常显著;另一相似代际遗传家庭中,该突触核蛋白增殖有三倍之多,临床症状更为严重。2004年,科学家还发现Lrrk2基因,这也是代际遗传基因,在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该基因突变很多。但该基因突变在北非族群中的表现很常见,却未必都发病。“了解帕金森病显性与隐性遗传的规律,让我们能更清晰地解释疾病,最终为患者找到可以干预解决的路径。”加瑟说。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康毅滨教授深耕全球最热门的肿瘤转移领域,他在案例研讨会上说,部分肿瘤为啥不转移、同样疾病的患者为啥转移时间不一样等一系列问题,驱使科学家常年探索其中奥秘。以乳腺癌为例,至今科学家已发现50余种相关基因,其中有的高表达,有的低表达。以Her2基因为例,找到靶点寻求抑制剂,已能明显改善部分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状况。此前,8Q22基因被发现也有明显不良预后扩增,25%的入组乳腺癌患者表现为该基因高表达,这为下一步有的放矢治疗提供了方向。

  康毅滨团队还发现了一个冷门基因Mtdh,目前科学家已知该基因可以导致不良预后、促进肿瘤转移。团队开展的实验中,小鼠敲除Mtdh基因后肿瘤转移速度明显减缓,但其他机体并未受到什么影响。更值得兴奋的是,这一基因的敲除对特定癌种并没有选择,也即对于其他肿瘤,敲除Mtdh基因也能减少转移。专家最后表示,这样的发现值得我们期待,这也意味着在肿瘤转移的研究道路上,人类又迈进了一小步。■顾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让“吹口气测癌”变得更精准
痛风日益年轻化
“药品比价”上线
最毒乳腺癌生存率提升逾10%
全新无创诊疗时代有望来临
遗失声明
杨浦时报健康06全新无创诊疗时代有望来临 2024-11-14 2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