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城市,人民实现梦想的热土

  ■胡幸阳 吴越 舒抒 沈思怡

  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首先是一种坚定的价值追求,并体现为政绩观、价值观。人民城市,一切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应地,应当“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所以,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的力量推动的现代化。人民是城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应当将人民视作最可依靠、最应凝聚的力量所在,也应当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切实尊重人民首创、保障人民参与、体现人民价值,最终成为人民实现梦想的热土。

  人民城市,至高目标是“成就人民”,与之相关的一切努力,指向的也正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大家都盼着早点搬进自己的新房”

  陈志冲和妻子张华凤吃完刚蒸好的烧卖,笃悠悠出了门。沿着黄兴路走几分钟,就到了凤南一村。

  “蛮好蛮好,在打地基了。”凤南一村去年启动了拆除重建意愿征询,今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陈志冲夫妇搬出来后,在附近黄兴路找了房子租住。如今,几乎每天吃完早饭,夫妇俩都要来工地,看看新家建设的进度。

  凤南一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房屋老旧。谈起在凤南居住的20多年岁月,陈志冲笑着说:“6家人合用一个厨房,以前早上蒸不了烧卖,只能出去买早饭。5家人合用两个马桶,当中只有块木板隔断。”

  张华凤在一旁直摇头:“我很少在楼里上厕所,太脏了,宁愿走十几分钟到旁边菜场的公厕。”

  两口子很乐观,家里居住条件不好,就多去环境好的地方走走。这些年,他们俩养成了去杨浦滨江散步的习惯。18号线坐上三站,丹阳路站下,非常方便。

  杨浦滨江风景越来越好了。陈志冲是上钢二厂的老职工,看到那儿的老工厂、旧仓库逐渐都改造成了商场、博物馆、艺术中心,心里总盼着自家房子也能迎来改造。

  如今,梦想成真。小区重建完成后,他们将搬进崭新的现代化高层住宅,独享45平方米的“一门关”房型。小区一楼还将设置社区食堂、卫生服务站等社区服务设施。在外过渡期间,他们每个月还能领4500元补贴。

  陈志冲夫妇天天都开心得不得了,恨不能一天去工地看个七八回。“有些老邻居租房搬到其他地方去了,蛮远的,也经常回来看,大家都盼着早点搬进自己的新房。”陈志冲说。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这座城市有许多特性: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是拥有2500万人口和复杂巨系统的超大城市,当然,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座有着红色血脉的光荣之城。

  如此种种,都意味着,这不是一座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复制既有道路的城市。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性质决定着,上海必须为中国城市创造样板,一切实践都是要代表中国城市来诠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伟力。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上海更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为这样一场前无古人的现代化征程作出生动注解。

  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首先是一种坚定的价值追求,并体现为政绩观、价值观。人民城市,一切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应地,应当“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一如总书记所说,“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概念,更不是口号,必须具象地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的方方面面,具体地回应那些真实的急难愁盼、渴望诉求,观照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的喜怒哀乐。在短期、局部的经济利益和长远、全局的民生福祉之间,如何做一道正确的选择题?在面对异常急迫的群众诉求和相对有限的财力人力时,敢不敢下定决心碰硬攻坚?上海有许多创举,也经历过许多考验,从“一江一河”到“一老一小”,从成片旧里到公共空间,种种实践,都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

  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意味着现代而科学的理念方法,并率先触碰前沿问题、解决前沿问题,乃至创造治理样板。超大城市有其独有难题,高密度、高流量、系统复杂、需求多元,种种特性都会带来艰巨挑战。这些问题,必须以现代的治理观念、治理方式予以回应,特别是把握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经济社会底层变革趋势,探索更为智慧、更为精准的高效能治理,以此保障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与此同时,人民城市并不是福利主义城市,更不是依靠粗放投入、堆砌资源发展的城市。真正顺应民心、增进公共利益的投入,都需要精准选取路径、科学评估绩效、力求长期福祉。上海有许多“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实践,也有不少小成本撬动大收益的案例,特别是在种种约束条件下努力开展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积极撬动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实现政府、市场、社会、民众多元共治。这些都是今天针对“现代化”命题的开拓探索,某种程度上,也将为未来的理想城市打下基础、提供方案。

  而中国式的现代化,不只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的力量推动的现代化。人民是城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应当将人民视作最可依靠、最应凝聚的力量所在,也应当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切实尊重人民首创、保障人民参与、体现人民价值,最终成为人民实现梦想的热土。

  人民城市,至高目标是“成就人民”,与之相关的一切努力,指向的也正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城市,是一个既有定力又有张力的概念

  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人民城市,成为一个既有定力又有张力的概念。

  需要我们在大的历史背景、大的现实格局中来清醒认识、准确把握人民城市的重要意义和丰富意涵。

  更需要我们在新征程新实践中不断校验初心、磨砺本领,拓展路径,努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揆诸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人民城市理念的凝练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彩一笔,是基于实践的科学理论创新。它凸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根本属性、人本价值和精神力量,深刻注解了上海何以成其大,何以持续领风气之先。它亦是重要方法论,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也从人民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力量,人人心向往之,人人起而行之。

  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任务,今天,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意味着不一般的使命。

  既“向内求”,更“向外探”。

  今天的人民城市,是锚定首要任务,聚焦高质量,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让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的具体场域。

  今天的人民城市,是坚持“两个结合”,在历史源流和时代气韵的奔涌激荡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具体场域。

  今天的人民城市,是面对“两个大局”,在党的领导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上海形象,服务全局、开拓新局的具体场域。

  今天的人民城市,是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激发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首创精神,把各方力量激发出来、汇聚起来,融入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具体场域。

  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做得更实。

  这需要我们在新征程上,锚定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镌刻在骨子里的勇气、锐气、朝气,化作在时代浪潮中把握机遇、敢为人先、踏浪潮头的作为,在一次次自我革新和突破中,跃升蜕变,实现“龙头带动、示范引领”。

  需要我们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突破口,把握城市治理科学规律和底层逻辑,出实招磨新招拿高招,在观照、回应桩桩件件民生小事中体现“国之大者”,让城市每个细胞、个体,产生强烈认同感,也基于这种认同催生出“尊严感和使命感”,自觉投身人民城市建设。

  需要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的韧劲,具象为一座城市超越物理层面的独特调性,进而产生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内在的创造力和外在的竞争力。既打造幸福乐园,也铸就精神家园,人与城相互成就。

  更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历史主动,一棒接着一棒干,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

  在每个小我的涓滴细流与时代的奔涌大潮交融交汇间,在每个奋进者逐梦愿景与家国民族圆梦图景的相互成就中,书写一座城市新的历史和更恢宏篇章。(来源:解放日报、文汇报,配图为效果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人民城市,人民实现梦想的热土
图片新闻
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
杨浦时报评论05人民城市,人民实现梦想的热土 2024-11-19 2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