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 国家医保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并公布新版药品目录。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罕见病新药、肿瘤药、降脂药等在列。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经相应程序,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6个(含4个罕见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含2个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个、抗感染用药7个、中成药11个、精神病用药4个,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个。由于部分药品有多个治疗领域或个别疾病类别有重复(如罕见肿瘤),因此分类数大于总数。同时,调出了43种临床已被替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
罕见病尽管发病率低,但以中国庞大的人群基数其患病群体并不小,此次更新目录中,不乏多款罕见病用药。比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罕见疾病,2018年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PNH常发生于20岁至40岁的年龄段,许多患者陷入“年富却力不强”的困境。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特异性补体旁路B因子抑制剂飞赫达此次纳入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大大提升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全球新”是这些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大势所趋。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3.3亿。加强血脂管理,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创新药益立妥此次纳入医保为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提供了原研进口新选择,其单片复方制剂的形式帮助减轻以往患者“一吃一大把”的治疗压力。
电影《我不是药神》曾让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用药困境走进公众视线。作为一种与白细胞有关的恶性肿瘤,CML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直至第一代靶向BCRAB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在2003年引进国内,CML得以转变为类似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儿育女。如今,这类患者再度迎来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新增适应症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患者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
随着这类创新药纳入医保,更多患者不仅“吃得上药”,更能“吃得起药”。数据显示,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今年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17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89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