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彭庚 文
在朋友家见到一只乌龟,体长约10厘米,宽约6厘米,前窄后稍宽,尾部略呈弧形,体型厚实,背纹清晰,色泽灰黄,跟常见的没有两样。
但,它“五行”的特长却令人称奇。
追人而“行”。只要将脚尖在它身边的地面上轻轻点击,刚刚还秃头秃尾像块石头样的龟身上,就突然冒出头、尾、四足。头高高地昂起,短小的尾巴拖在地上,四足轮番拨动,快速向发出响声处爬去,启动的速度,可用“秒”计算。更神奇的是,人走,它跟着走;人停,它也停;人走得快,它走得更快,尾部的甲壳一颠一颠地撞击地面,发出“哒哒”的响声,比秒针的转速还要快。在人们的印象里,乌龟都是慢吞吞、笃悠悠、呆板板,处变不惊的,更多是“缩进龟壳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像这样快步如飞的,实属少见。
绕圈而“行”。用物在原地点击,此龟会闻响而动,慢慢爬行,但与物总是保持十几厘米的距离,轨迹形成一道道圆圈。长长的头颈与短小的尾巴扭向物端,整个身体似成一道不协调的半弧。尖尖的头部凸出的两粒细小的眼珠,不停地转动,既充满了警惕,又显示了好奇,像极了一些人在看到新奇事物时,伸头踮脚来回踱步探究的状态和神情;又如马、牛、驴、骡绕着磨盘转的样子,只不过它们是被绳索杠棒约束着,不得已而为,而此龟没有任何约束却自觉地转圈。
避障而“行”。它的身体扁平,背脊略突起,在爬行途中,遇有凳、柜下边沿等“限高栏杆”时,稍有触碰,会立即停下,然后四肢着地,肚皮贴地,缓缓而行,一旦卡住,马上停下,迅速后退,从旁绕道而行。不会出现像有些车船驾驶人,强闯桥隧被卡住,而动弹不得、进退两难的窘况。而若在它打算转弯前行的正前方,设置屏障,它还会沿屏障边沿一直前行,越爬越远,直至忘掉原来的方向和目的地。
推门而“行”。在遇到一侧固定、一侧可移动的夹缝,例如开得角度不大的房门缝时,它会慢慢移动,用“肩”扛,前肢拨,极力从门缝里往前挤,扩大缝隙,把门推开。
侧身而“行”。这是最令人称奇的动作。在遇到两侧都是不可移动的物体形成的夹缝,比如两扇厚重的移动门间,它会一侧两肢着地,另一侧两肢沿壁向上爬动,整个身体与地面近乎90度,侧着身体从缝隙里挤过去。
事实上,此龟对自己身高的判断还是蛮准的。一般不会被卡住,即使被卡住,它会在原地,静静地等待“救援”,不吃不喝,不会乱挣扎。
此龟在由五分硬币大小长到今天这般的15年间,只“消失”过一次,整整35天,其间究竟是被卡还是被压,已无从查明。当时,移橱挪柜,探洞挖缝,就差拆砖了,但遍寻不着。后来,它又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让人感到它的神秘莫测。
归根到底,它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演”是即兴的,率性而为,轨迹是随遇而安的,随处可玩,随时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