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救助站的“女儿”,将在暑假结束后奔赴新的人生征程
“你是我们站里的第一个研究生”

  本报讯 “沾沾喜气,沾沾喜气!你是我们站里的第一个研究生!”午后,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内,两位社工向小樑(化名)连连道喜。小樑收到了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个“逆风飞翔”的女孩将在暑假结束后奔赴新的人生征程。“很高兴,很自豪。就感觉像自己孩子考试成功了一样,特别激动。”站内社工葛徐必显说。

  9年,她的身后始终站着“家人们”

  一个人的坚强,与一座城的善意,如何实现双向奔赴?

  小樑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已经住了9年。二十多年前,小樑出生后母亲失踪,5岁时父亲病逝,此后辗转于寄养家庭与救助机构之间。2016年,她正式入住杨浦区救助管理站。2020年,她踏上高考考场,考取上海健康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今,考研成功。

  一路走来,小樑用“神奇”这两个字形容自己的人生。“初中的时候,我没有户口,是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老站长李福强帮我解决了户口问题。那时我还担心自己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没想到不仅考了高中、考了大学,还考上了研究生。真的觉得很神奇……”

  从失去双亲的困境儿童到即将踏入研究生校园的追梦人,小樑的身后,始终站着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家人们”。

  “他们为我布置了房间,食堂经常为我做可口的饭菜,大家还陪我过生日。”小樑说她就是“救助站的女儿”。“很开心备考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更开心没有辜负政府和站里社工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对我的支持。”大学期间,每逢周末或假期,小樑总会回救助站住几天。“社工阿姨会发短信问我过得好不好,返校时他们还帮我搬行李,送我到校门口。”小樑回忆道。

  或许是因为性格独立要强,对于自己的生活,小樑早早做好了规划:毕业前进入医院实习,一边积累实践经验,一边复习考研,继续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深造。那段边实习边学习的日子,她每天白天工作,晚上泡在图书馆、自习室,总是学到深夜。

  “我能考研成功,除了靠自己努力学习,还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如果没有全社会支持我,我可能连考场都踏不进去。”小樑笑着告诉记者。

  未来,“想成为一颗螺丝钉”

  记者了解到,大学四年,高校减免了小樑的学费,住宿费与生活费由小樑的低保覆盖。至于读研期间的费用问题,杨浦区民政局已与小樑户口所在地定海路街道联动,申请相关助学资金,继续守护她的求学之路。“录取结果一确定,我们就带着她一起到定海路街道,向街道救助部门说明了情况,由街道救助部门帮助申请帮扶政策,目前还在走流程。她读研期间的费用,这个政策可以给到很大帮助。”站内社工胡求军表示。

  谈及未来,小樑目标清晰:认真读研,尽早入党,毕业后考公务员。“我20多年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从救助站、街道,到学校……所以我也想成为其中一员,当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不敢说作出什么大的贡献,就想成为一颗‘螺丝钉’。”她说。

  如今,研究生宿舍已安排妥当,但小樑仍习惯在周末回到救助站这个一直为她“留门”的“家”……

  ■汤顺佳 文   王子亮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资讯
   第06版: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专题
“政策透明、补偿到位,心里很踏实”
“你是我们站里的第一个研究生”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你是我们站里的第一个研究生” 2025-07-31 2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