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走访时发现,近日来因为冷热不定和重霾天气的影响,呼吸科的接诊人数激增,有医生一天内甚至要接诊170多位病人,根本没有休息时间,这在平时是无法想象的。
“有吸入就会有刺激,有刺激就会有伤害。”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钟殿胜教授表示,“大颗粒吸入易造成矽肺病,小颗粒比如PM2.5吸入后就直奔肺部,危害极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即医学上所讲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本来身体条件基础就差,稍有刺激就会诱发感冒发烧等症状,一旦有症状出现应当及时就医。”
对于“两头人群”来说,老人应避免雾霾天晨练,因其容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可以适当进行室内活动;孩子则应防范肺炎的发生,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交互感染的可能。而对于上班族来说,保证规律作息,让体内的防御系统发挥正常作用,维持室内一定时长的光照,适当选择一些能够清新空气的植物,都有利于身心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每次“毒气”来袭,都会有各种版本的“雾霾食谱”,对此钟教授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雾霾天气一发生,吃防霾食物立马就能奏效。“但是‘雾霾食谱’肯定没有坏处。现在重霾天气已经暂时过去,这些清肺润肠的食物更可以经常食用,在平日里就应注意饮食均衡,而不是仅在雾霾天临时抱佛脚。”
眼下正处乍暖还寒季节,冷热更替,加之城市高楼林立、空气流动不足,各种因素集中呈现加重了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可能。即使雾霾过去,对新一轮的过敏、哮喘等疾病的防护也要做好,专家提醒可适时佩戴口罩。在雾霾天气下受热捧的N95等专业防护口罩虽阻霾效果好,但其无孔、质密,人的呼吸阻力也大,会造成呼吸不畅;市面上销售的一些较薄的棉布口罩虽不能有效防霾,但是因过滤层空隙较大,可以过滤大颗粒灰尘,对于季节交替时易发的皮肤过敏、哮喘等症状都有防御效果。 ■刘宜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