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全国各地都会轰轰烈烈地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一方面,形式主义、运动式的“学雷锋”令人反感;另一方面,总有人会对身边的真正“活雷锋们”说三道四,表示质疑。给“活雷锋们”多点个赞,少些阴阳怪气,有助于释放人们的向善本能,凝聚社会正能量。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也在一直影响、激励着国人奋勇前行。
社会中从不乏“活雷锋”的涌现,一批批榜样给予我们温暖前行的力量。但令人遗憾的是,总会有人戴着有色眼镜、冷眼相对,甚至表示质疑;总会有一些声音,叫嚷着“活雷锋们”是炒作,或直接恶语相向贴上“傻”的标签。同时,不可否认,我们的一些优良传统道德伦理也屡屡受到冲击,老人倒地“扶不扶”成为社会锐话题,是非真假、善恶黑白变得越来越难辨别。浮躁、质疑、社会戾气日益充斥在网络空间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人感慨,做好人好事变得越来越难了。
越是观念多元、声音嘈杂,我们越要保持清醒认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积小善变大善,社会才能越来越美丽。学习雷锋,贵在坚持,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小事入手。给予“活雷锋”更多的一些掌声、点赞,努力营造出积极向善的良好氛围,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孕育、培养出更多的雷锋,扬善抑恶,这也是一种学雷锋。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