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三八”,传统百货差了什么

  ■柳森

  今年“三八妇女节”,电商大战再度升温。前有微信红包让网民把各自的钱抢得“喜大普奔”,今有淘宝学土豪请吃请喝。如果说“双11”的成功是在线购物的成功,如今这个“3·8”题材显然已志不在此。“手机淘宝”不说了嘛,它想成为移动时代生活消费的第一入口。

  从“双11”到如今的“3·8”,虽然传统百货业与电商牵手频频,但从目前来看,前者尚未找到自己的节奏和突围策略。看看身边的传统百货:除了用打折吸引客户,或者用比较好的硬件、空间配套来集成各种生活类消费需求,实体百货的竞争力真的乏善可陈。

  其实,传统百货并不是没有可拿来和电商“错位竞争”的优势。比如,他们离消费者距离最近,完全有优势成为“本地生活专家”,可以面对面地读懂消费者。在电商那里,管这个叫作“提取消费者数据”。又如,他们完全可以在展示产品之余,全方位展示自己作为一个品牌的温度与厚度,提供顾客一些在网上无论如何都体验不到的贴心服务。如今人们手中的闲钱慢慢多了起来,很愿意花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品质。随之而来的个性化需求,总希望遇到一些人无我有的新眼光、新事物。实体店铺若能成功转型为“资深买手”,提供一些“超越平凡”的眼光和货品,再加上周到细致的配套服务,粉丝必纷至沓来。可惜,如此情形在上海市中心一些后街小店已能看到,在传统实体百货却不多见。

  最近,打车软件的红红火火搅得出租车市场满城风雨。先抛开这些打车软件自身问题不说,从它们的创立者身上倒是看到了一些传统百货业态一直缺乏的东西。就拿现下几款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打车软件来说,我们看得到的,是他们的风生水起,而此前没怎么看到的,是这些创业者如何靠“地推”营销。从走访一个个出租车司机做起,介绍、说服,为一辆又一辆出租车安上软件司机端,教会不懂网络、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司机学会通过打车软件接客。由此,一步步摸爬滚打,才有那么几个软件在此前没什么基础的打车软件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如果说,过去的电商还只是和传统百货错位竞争,如今,他们显然已经开始拿着自己的筹码和平台优势,跟传统百货讨价还价、交换资源了。照此趋势,传统百货业若再无一点“此战不赢、更待何时”的劲头,恐怕真的要被边缘化了。 (来源:解放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群众路线
   第03版:要闻·综合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城事·三区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给“活雷锋”多点赞少些阴阳怪气
不要配合恐怖分子传播仇恨
面对“三八”,传统百货差了什么
新“孟母三迁”
海上搜救争分夺秒心理救援刻不容缓
读懂自贸区的改革深意
杨浦时报评论05面对“三八”,传统百货差了什么 2014-03-11 2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