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之际,有一群特殊的执法人员,他们践行“执法为民”群众路线,走街窜巷寻找拒不执行法律调解和判决结果的“老赖”,督促他们加快履行责任,维护法律法规尊严,保障民生合法权益。
夜间突袭寻“老赖”
近日,区法院70多名执行干警兵分八路,前往杨浦区域内各相关街镇,集中寻找涉及“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赡养费执行纠纷”等案件的被执行人,实施询问、搜查、传唤等法律程序,加大拖延履行案件的执法力度。一同参与执法的,还有来自各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3名特约监督员。
“你好!我们是杨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依法上门执行案件,本院判决你向申请人吉XX支付145万元购房款,至今房屋买卖合同仍没有履行到位,现在正式传唤你前往杨浦区人民法院作出说明。”在城市名园小区,执行干警找到了被执行人徐某,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杨浦区法院在审理该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起初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由被执行人徐某向申请人吉XX支付购房款145万元。调解生效后,徐某一直未予以履行。吉XX于去年10月31日申请法院执行。执行中,徐某以“购房款已为岳母在浦东购房,无力履行协议”为由拒不履行。法院要求徐某向岳母主张权利,并要求其退回145万元,徐某仍拒不主张。法官多次找徐某谈话,徐某勉强支付了80万元,余款仍拒不履行。
法律的威严面前,徐某仍百般抵赖。在执行干警的威慑下,徐某被“请”往法院接受询问。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行动中,执行干警还查找了恒仁路25弄周某占有房产纠纷、市光三村148号刘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十余名被执行人,进行询问、搜查和传唤,执法干警当场执结1起行为案件、送达传票2张和限期履行通知书1份,对两处被执行人住所进行搜查,促进多例案件的加快执结。
“执行难”亟需信用体系破解
在杨树浦路2571号,被执行人李某拖欠申请人周某上万元的房屋租金,并长期非法占据出租房拒不交房,执法人员赶到其租住处时,李某称自己在外办事赶不回来;另一名经营KTV的被执行人干脆避而不见,执行干警们守候多时后空手而归……
“今晚寻访的被执行人,之前已发过通知传唤,均拒绝说明未履行判决和调解原因,在白天多次寻访无果的情况下,法院组织了此次夜间集中突击寻访行动。”参与行动的区法院副院长陈杰华告诉记者,夜间寻访是法警的常规工作,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还是第一次,是区法院落实市高院相关精神,践行“执法为民”群众路线、加大涉民生专项案件执行力度的一项工作内容。
邀请各行业的特约监督员参与集中突击执法行动,是区法院落实司法公开、公正要求,展示阳光、透明执法过程的一次有益尝试,也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多了一个了解、监督法院执行工作的窗口。参与行动的特约监督员们亲身体验后,纷纷就“加大老赖打击力度”、“提升执法水平”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当晚的行动结束后,执法干警们“趁热打铁”,对传唤到庭的被执行人进行询问谈话,4名被执行人经劝告谈话后,写下保证书表示积极履行;对2名拒不履行且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果断采取了拘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