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雄印象记

  ■韩云珠 文

  从阿里山下来后,已近黄昏,投宿高雄鸟巢饭店。

  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埠。除“三中”(即中华、中山、中正)外,这里的路均以数字作路名,一心、二圣(孔子、关公)、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分别与佛手、桃、石榴相对应)、四维、五福、六合(上下东南西北,即天地四方)、七贤(竹林七贤)、八德、九如、十全等,传统文化寓意深长。

  马路比较宽阔,路上行人,穿短袖衬衫和羽绒衫的都有。没有人乱穿马路。摩托车也不抢道。

  逛六合路观光夜市,只见烟火气,烧烤味,叫卖声。路不狭窄,马路牙子上是露天摊位,里面是店家,左右两边都一样;马路中间是长方桌或小圆桌,摆着凳子,坐着食客。临街的海鲜烧烤店,下面是玻璃鱼缸,大虾和鲈鱼等在缸中游弋。食客点鱼,老板就用网兜捞上来活杀后烧烤;点虾,就用竹签串起来后烧烤,青色大虾顿时变成了红彤彤。

  翌日早上,来到高雄鼓山区的西子湾,波光潋滟,碧绿澄清,悦心养眼,与杭州西子湖依稀相似;长长的堤岸,游人凭栏处,也与苏堤白堤仿佛,但它是从台湾海峡流进来的东海水。

  站在西子湾的堤岸上,看到的是一个弧形的海湾,左边的尽头,一个小山包,过去的炮台,现在的托儿所;右边的尽头,曾是蒋介石的南方行馆,现在是中山大学的一部分。左尽头和右尽头,各有一条与我们观景的堤岸相平行的海堤,很像一个巨人伸出双臂,欲将弧形的西子湾抱在怀里,但两条手臂不够长,未能合抱,中间留出了空档,这样也好,可以供船舶自由进出。左、右手臂的掌心上,各托起一个灯塔,塔身左红右绿,为夜间船舶指路。

  离开西子湾,背向而行,上山。山顶高雄英国领事馆,巴洛克风格的两层楼建筑,鸟瞰着西子湾。因为过去高雄俗称叫“打狗”,高雄是日本话“打狗”的译音,故又称“打狗英国领事馆”,有点拗口。

  在领事馆内的玻璃橱窗里,我看到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商人颠地驾着运输鸦片的三桅船驶进高雄的模型,他们把持了收取进出高雄商船的关税权;我还看到了中日《马关条约》的复制本,就是这个屈辱的条约,使台湾沦陷了整整50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群众路线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时尚·悦读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为爱放手
梦想与实干
老宅腊梅
高雄印象记
茶与精算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高雄印象记 2014-03-18 2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