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与精算

  ■谢志刚  文

  茶,很好玩。

  魅力在于,你可以将茶与任何事物关联起来,正像英国社会学家马克法兰所说的:“茶叶改革了一切!”(Macfarlane,2003)

  还记得在一个场合上介绍这一观点时,立即遭到一朋友的反驳:“这话说得也太绝对了吧,什么事都跟茶有关?!那你说说看,我们刚刚讨论的计划生育政策,你怎么将它与茶关联起来?”愣了一秒钟,我尝试回答道,世界上主要产茶和饮茶的国家或民族,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是人丁兴旺,而以喝咖啡和喝酒为主的欧洲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则人口稀少、香火堪忧。为了保持人口分布平衡,是否可以考虑用茶取代酒精,或是用酒精取代茶呢?这是一个可以从人类学向纵深研究的有着国际大视角的课题。

  当然,如果一味地把茶与各种各样的事情硬性联系,那是吃饱了闲得没事干。应该做、值得做的,是将好玩的茶与自己的专业做合理的有机的关联,把工作与生活合二为一,事半功倍,或许是未来世界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因此,笔者正在努力将茶与精算串将起来,让两者一样好玩。

  已经做了的,是去年写了《茶与保险》一文,其中写到——“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的茶及其贸易,商业保险至少要比现在落后一百年。”乐趣在于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中,发现了英国劳合社的实际发展历程与教科书上的介绍很不一样,其所宣扬的是英国劳合社与伦敦咖啡店的渊源,其所隐匿的则是劳合社与东印度公司的关系。由于精算职业起源于现代保险业,如果商业保险业落后一百年,那么精算职业也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现在要做的,是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关联茶与精算,因为数理统计学是精算学的基础,缺失了这个基础,精算职业无法存在。那么,数理统计与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数理统计理论是喝茶喝出来的么?此问确实不可思议,因为作为精算学基础的数理统计理论,还真是喝茶喝出来的。

  是谁喝茶喝出来的?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数理统计的主要奠基人、著名数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费希尔(RonaldAylmerFisher,1890-1962)。

  欲证明这一结论,只要梳理三个事实即可。一、数理统计学的主要奠基人是费希尔;二、费希尔在1935年出版的《试验设计(TheDesignofExperiments)》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性著作;三、费希尔写《试验设计》初衷是为了设计一个统计试验去检验一个品茶命题的真伪。

  第一和第二点,熟悉统计学的同仁都不会有异议。我们不妨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英国人费希尔于191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系,1918年任洛桑试验站统计试验室主任,1933年被聘为伦敦大学优生学教授,1943年任剑桥大学遗传学教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所学的关于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比如方差和方差分析、极大似然法、统计检验、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等等,都是费希尔首先提出的。尤其是他将这些理论方法应用于生物遗传和优生学中的成就,难有第二人可比。《试验设计》是费希尔教授的第三本著作,第一本是1925年出版的《研究者用的统计方法》,都是最为经典的数理统计学著作。

  关键要说说第三点,《试验设计》与费希尔喝茶的关系。

  实际上,在《试验设计》的第二章中,费希尔详细介绍了他如何构造一系列试验去检验一个品茶命题的真伪,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假设检验。而关于这件事情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则可参见另一本综述统计学进展、主要文献和人物的名著,即由应用统计学家DavidSalsburg2002年出版的《品茶女士(TheLadyTastingTea)》,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作“20世纪的统计学怎样变革了科学”(HowStatistics

  Revolutionized  Science in theTwentiethCentury),这本书名直接指出了“20世纪的统计学”与“品茶”的关系。

  这本书开篇就记载了一位当事人的回忆: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late1920s),一个夏日的午后,在英国剑桥,一群大学绅士和他们的夫人们,包括个别来访者,又聚在一起搞下午茶会。这时期的英国,每天3:30左右开始的“下午茶”已经风靡全社会,从贵族到贫民,概不例外。当然是喝红茶——在浓浓的茶汤中加点牛奶和砂糖——即所谓英式茶。

  说句题外话,据记载,英国人往热茶里加牛奶的习惯,还是从法国巴黎人那儿学来的呢。

  这样的下午茶会极为普通。但这次普通茶会的不普通之处,在于一位女士在茶会上宣称,她能分辨一杯茶是先加奶还是后加的奶,或者说,是往奶里倒茶还是往茶里倒奶。

  这怎么可能呢?仅仅因为加茶加奶的先后顺序不同,茶就会出现不同的味道,就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么?就算有些差异,普通人能分辨出这种差异么?

  参加茶会的科学精英们,争论了许久,大家都不相信这位女士的话,认为她是哗众取宠。

  但同样在场的费希尔先生却不这么看,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可以通过研究来获得正确答案。具体地,可以将这位女士的宣称当作一个命题或者称作一个假设(hypothesis),然后通过设计一系列试验来检验(test)该假设的真伪,也就是请人按照先加奶和后加奶的泡茶方式,多次、随机地呈递给这位女士鉴别,然后来分析试验结果,作出统计推断。

  几年之后,费希尔出版了《试验设计》,在第二章中详细介绍了设计过程,而这本书构成了数理统计学的基础。

  上述故事不是小说,更不是传奇或演义,而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按照这个记录,我们看到了品茶与数理统计学、进而与精算学的关联。

  最后,建议每一位精算师都认真读读《品茶女士》这本名著,因为从精算考试用书中所学到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品茶女士》属于极好的可以知道“所以然”的文献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群众路线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时尚·悦读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为爱放手
梦想与实干
老宅腊梅
高雄印象记
茶与精算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茶与精算 2014-03-18 2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