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刊·践行群众路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海路街道十九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素英为居民“代言”
“群众的事每一件都很重要”

  ■刘竹一 祖之 刘瑾 文/摄

  一头干练的短发,衣着朴素,乍看之下,陈素英和其他居委会干部没两样。她嗓门不大,语速也不快,与居民讲话“慢笃笃”的,如和风细雨。上下班路上,她会和遇到的居民亲切地打招呼,买菜时常会被居民“缠”着聊一路。十九棉居民对陈素英的评价就是一个字:“服”。

  凡事喜欢冲在“第一线”

  1996年7月,陈素英来到定海路街道工作,作为前上海沪东织布厂准备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她对定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从企业到基层,岗位在变,但她的工作热情始终没变,有人将她形容成一杆“冲锋枪”,凡事喜欢冲在“第一线”。

  十九棉居民区所辖的平凉路2767弄是建于1949年的老式平房,小区里有许多人家四代人同住在20平米的房子内,就好似挤在“鸽笼”。前几年,距小区一步之遥的地方要新建保障性住房,施工的噪音、污水、垃圾、扬尘等问题为居民出行造成诸多不便,还有新旧房屋的鲜明对比,让住房条件本就不好的居民们心生怨怼。

  一次,一位居民走在路上被兜头浇了一盆脏水,使得居民和施工方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更加恶化。了解情况后,陈素英第一时间“冲”到工地,与施工单位“理论”,将其为居民带来的困扰悉数罗列,一同探讨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沟通,施工单位为居民行走通道安装了护棚,防止建筑材料落下砸伤居民,同时新添了路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并承诺文明施工,仅在早8点至晚8点间进行会产生噪音的施工项目,另外,居民区党总支还与施工单位共建,工人高空抛物、乱丢衣物、乱堆建筑垃圾等情况明显改善。

  陈素英觉得,既然做了“小巷总理”,就应该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为居民“代言”,将他们的急、难、愁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并且付诸于行动。

  她的话居民爱听

  尽管陈素英说话慢条斯理,却格外有说服力,居民们总是很乐意找她谈心。有一回,小区里有两个兄弟矛盾激烈,因为听说“陈书记做事公道牢靠”就找上了她。

  原来,这户人家有兄弟三人,在上海工作的老大有自己的房子,老二、老三自1980年从农村插队回沪后,同住在平凉路2767弄内过世父母留下的房子里,但之后因为各种矛盾争吵不断,经常为了“谁缴水费”这样的小事而翻脸。了解两人情况后,陈素英多次为他们进行调解,但她很快发现,兄弟两人不出三天又会发生新的口角,房子问题解决好才能真正“治本”。

  “你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样天天恶言相向太伤感情,我给你们一个方案。”陈素英改变策略,主动上门,但话没说完便被打断:“我们不要方案,要房子。”陈素英也不介意,接着说:“同在屋檐下不能和睦相处,那么你们其中一人不如离开房子,但另一人要给予一定补贴。”经劝说后,兄弟二人态度松动,可又开始为“谁去谁留”的问题争执,好不容易弟弟愿意走,但狮子大开口,要价很高,调解再度陷入困境。

  为此,陈素英向社区法官咨询如何界定合适的价格。根据社区法官的建议,她请来房管所帮忙估算房子市值,在此基础上谈妥了价格,兄弟二人又请陈素英在办理出户手续的过程中代为保管钱款,直到弟弟将全家户口迁出,此后兄弟二人关系终于慢慢修复。

  心里有“三本帐”

  社区工作18个年头, 陈素英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她始终认为,身为书记,仅仅做好自己的事是不够的,她要求所有居委会干部“团结,团结,再团结”。

  “除了政治素质,居委会干部最重要的应该是为人素质,要值得居民信赖,居委会内部首先就不该有矛盾。”每次居委会来了新干部,陈素英都要带教3个月,她认为,居委会干部心里要有“三本帐”:要熟悉小区里的组长、党员骨干;要掌握社区特殊群体家庭的情况;要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等需要重点关注、帮助的对象。

  居委会干部虽然是“芝麻官”,但是一点大意不得,陈素英总是严格要求着自己,耐心地指导着新人。“要时刻提防‘信任危机’,一旦我们在居民面前不尽力而为,他们会逐渐丧失信任;如果竭尽全力依然无法帮他们解决问题,那就说明本领还学得不够。” 陈素英说,“社区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家常小事。但每件都很重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家园
   第06版:文苑
   第07版:特刊·践行群众路线
   第08版:城事·三区
“群众的事每一件都很重要”
服务居民用心做事用情待人
杨浦时报特刊·践行群众路线07“群众的事每一件都很重要” 2014-04-24 2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