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娘姨

  ■郑树林文剪纸

  上海人无论是娶上海新娘,还是做上海女婿,在上海随便侬是住了丈母娘丈人老头屋里厢,还是住了公公婆婆屋里。结婚之后只要丈母娘、婆婆依拉帮侬做眼事体,依拉往往会的讲“都结婚成家了,还要做娘姨”迪句闲话。

  特别是有了外孙或者孙子孙女之后,大人工作忙,把小囡交把老人去带,依拉老人还是要讲迪句闲话“格辈子里欠依拉格,小囡都养好了还要阿拉做娘姨”。

  这娘姨没有辈分,是“保姆”的代名词。娘姨就是老上海有钱人家请保姆到家里做家务事的角色,以前在上海人家的娘姨,特别大户公馆人家的,都是世袭的:婆婆带着媳妇,老妈带着女儿,一做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即使告老还乡,东家还会定期寄生活费直到善终归天,所谓日久生情。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样称呼,不过新上海人要晓得一点,将来娶上海姑娘或者嫁上海男人时,听到老人家讲多了“做娘姨”就要明白老人有怨气了,这时候要注意争取在家里的时候帮老人多做点事,这样两代人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当然也有许多老人喜欢自己的小辈,心甘情愿做他们的娘姨,希望这些小辈能够健康成长,他们做娘姨不求什么回报。我们小辈也会让老人出去旅游,看看祖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光,让老人们享受小辈们的孝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影视
起舞
和谐社会生活美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感受美国(三)
做娘姨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做娘姨 2014-05-10 2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