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科技+科学管理提高效能
区卫监所对区域内“五小行业”开展集中整治

  ■记者 毛信慧 文/摄

  本报讯 以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网吧为代表的“五小行业”是城市商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五小行业”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经营场所隐蔽等特点,因此卫生不达标、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较多,一直是执法检查的难点和盲点。

  日前,为推进“双创”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区卫监所借力高科技“武器”和科学管理,对区域内的“五小行业”开展集中整治。

  移动设备助力现场执法

  近日,记者跟随区卫监所执法人员来到大连西路上的一家旅馆内。作为本市4个试点区县之一,区卫监所率先在区内开展现场移动执法。在对公共场所“五小行业”的监督检查中,执法人员均采用移动设备进行现场执法。

  记者看到,区卫监的移动执法设备由平板电脑和便携式打印机组成,可对酒店旅馆、美容美发店、超市等大部分公共场所进行现场移动执法。

  在到达旅馆前,执法人员通过与全市联网的移动执法平台事先查阅商家的相关信息,如有无违规记录,证照是否有效。

  到达现场后,卫监执法人员针对本区街面“五小行业”沿街商户无证无照现象严重等情况,重点检查了该旅馆的亮证经营情况、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室内环境卫生状况、店内用品用具消毒情况、规范禁烟标识张贴情况、公共卫生检测报告公示等内容。在消毒间,执法人员仔细查看了拖鞋清洗是否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四保洁”的过程规范处理,并查看消毒间内有无纱窗和通风设施。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不时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摄像头进行拍照取证,并当场将检查结果上传到市卫监平台。

  检查结束后,执法人员将执法文书通过蓝牙传输到打印机进行打印,交由被检查人确认签字。“执法文书的一次成型,既保障现场执法的公开公正,又确保了服务的公平性,有利于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将依法行政提高到新的水平。”

  分类管理 条块联动

  据了解,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属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的七大类场所。经前期巡查和梳理,目前本区法定公共场所约3000户,其中有证场所2200余户,沿街面的无证公共场所约700余户。

  区卫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小行业”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工作量大,执法人员却只有16名,在实际监管中尚存在着不少难点。“比如有些场所夜间营业,有些双休日营业,有些三天营业四天歇业,监督员很难掌握其经营时间,还有一些家庭式棋牌室、理发店、小旅店隐藏在小区中,很难被发现。”

  除了借用高科技“武器”,区卫监对不同的公共场所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了不同的检查方案,开展高效、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于有证的公共场所,鼓励行业自律,对经营者和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晓之以理;对于无证公共场所,采用协管员摸底监督员监管的模式,教育指导在前、立案处罚在后;对于夜间营业的场所,进行夜间监督巡查;对隐藏于菜市场内、居民区的场所,及时抓住每日通报信息进行监管。

  此外,区卫监所还与各街道(镇)展开联动,加强日常监督,协管巡查和行政处罚的力度。一方面,卫生监督员和协管员开展“日间+夜间”全天候的监督巡查,在巡查中,向沿街商户发放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示栏,指导商家建立台账和卫生制度;另一方面,由街道(镇)组织居委会加强固守和督促,加强对“五小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宣传。

  据悉,在最近3轮全覆盖监督巡查中,区卫监共出动监督员和协管员4300余人次,对区内公共场所责令改正812户,立案34件,处罚31件,罚款9600元,并加强了对夜间营业场所的管理,与平凉、五角场、五角场镇等街镇联合开展夜间公共场所集中整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特刊·践行群众路线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兼顾创新能力与基本素质的培养
高科技+科学管理提高效能
35名高中生完成“探究之旅”
老干部庆祝上海解放65周年
老厂房吹来当代艺术“风”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高科技+科学管理提高效能 2014-05-27 2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