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上午9点,我急急忙忙赶往61路公交车政悦路的起点站。
今天与往常不一样,在即将发出的车子上,里里外外站着六个穿“XX公司汽车维修”制服的人和四个穿公交公司制服的人,像是对车辆进行检修。
我以为车子坏了,就问是否可以按时发车。工作人员告诉我,上来吧,到点就发车。我上车一看,哇,换新车了。司机说:“是换新车了,这是第一部新车。你运道好,是第一名乘客。”我一听兴奋劲儿来了,赶紧拿出照相机通过后视镜和这部车子合了个影留作纪念。司机也是一脸的高兴,坐在“驾驶仓”里上看看、下看看,试试手感、试试脚感,说是有一种开飞机的感觉。
车子按时驶出起点站,起步非常平稳,噪音很小。第一个弯拐过去,很舒适,没感觉有多大离心力。我问司机师傅这部车是不是世博会时使用的电动车。“不是,是柴油车。现在都低碳环保,这车节能环保。坐上去也舒适。空调、音响都比以前好交乖。还是自动档,我们操作也方便老多”。
车子到了第一站,上车的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说一句,呦,新车子嘛。有个小女孩更是高兴得大喊:“外婆,车子调新的了,老漂亮的。”“外婆,椅子靠背高了,老漂亮。”“外婆,这里有个把手,你手把把牢。”“外婆,车子最最前面的红字换地方了。”车上的人被小女孩的可爱感染,脸上都是笑嘻嘻的,夸小女孩聪明、会观察。我顺着小女孩的手看过去,果真,报站的走马灯从车子最前端移到了司机位后面。别看这小小的移动,乘客看得更清了,对司机视觉干扰也减少了,安全性提高了。再仔细看看,发现车辆行驶线路图增加了灯光照明,亮堂多了。“低碳生活、绿色家园,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细声细语、文明举止”的公益广告语平易、温馨。报站的声音、播放的音乐也格外悦耳动听。
车子在第二站启动时熄火了。我心里一紧,一是担心车子能否尽快发动起来,二是担心乘客会不理解,没耐心,发脾气。司机师傅有点尴尬。这时只听有乘客说:“新车子,人家司机也要适应适应。”“是呀是呀。”
司机说:“谢谢大家理解,我这老司机遇到新问题。我也要学习学习,与时俱进。”
大家都很平静、很愉快,说着话聊着天车子慢慢发动起来了。司机开得很谨慎。到了第三站起步时车子又熄火了,但这次司机师傅很快就把车发动起来,乘客在不知不觉中又出发了。之后,司机师傅越来越自信,操作自如,一路顺畅。
我发现车子行驶到五角场之前,每站总能看见上车乘客惊喜的目光。过了五角场之后,一直到我下车,就再没见到惊喜的眼神。感觉人们似乎已经对乘坐新车司空见惯。我想也许四平路上的乘客可选择的车辆较多,别的路线的车早已换了新车的缘故吧。
车子到了大连路站,小女孩的外婆使劲儿拉着把手,一下子站起来,一边下车一边说着:“这个把手装得好。”
我在密云路下了车,车子台阶离地面很近,对于我这个膝关节不大灵的人来说,真是方便了许多。
车子继续向前,我看着它的背影,大大的后玻璃窗一尘不染。虽然这部车与上海大街小巷来来往往行驶的车辆并无两样,但在我心中它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