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经急重症患者往往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治疗风险大
专家: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

    据新华社 近年来,我国罹患急慢性脑血管疾病、重型颅脑创伤等神经急重症患者逐渐增多。记者从刚刚在北京落下帷幕的第四届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协作神经急重症高峰论坛了解到,神经急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危重、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治疗风险大,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式综合处理。

    据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魏俊吉介绍,我国急慢性脑血管疾病、重型颅脑创伤、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神经急重症患者人数呈增长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我国至少有600万脑血管病患者。中风人群出现年轻化趋势,20岁到64岁年龄层占中风病患的三分之一。

    魏俊吉说,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发挥以神经外科为主的多学科协作优势,建立一整套针对神经急重症患者的快速有效处理原则及协作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相关科室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保住患者的生命,还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神经急重症患者伴有的合并症日益复杂,相关治疗正从单打独斗,转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综合处理模式。”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任直认为,多科协作是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复杂疾病会涉及多个生命系统,一名神经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往往涉及多个科室,特别是在专科越分越细的情况下,仅凭一个科室的治疗手段已不能解决患者的所有问题。通过多学科合作,共同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即便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也能加以应对。

    为推广针对神经急重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全国多家医院2013年共同成立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并发布了首部《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胡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艺术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应尽早检测治疗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夏季炎热谨防丘疹性荨麻疹
沪试点全预约挂号传统挂号方式保留
口腔疾病久治不愈要查血糖
专家: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
啤酒烧烤易引发“生活方式病”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专家: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 2014-07-12 2 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