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费凤娣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热心肠的人,特别是关爱老人,公婆在世时她悉心照料,在社区传为佳话。退休后她成为社区关爱员志愿者,定期挨家挨户上门嘘寒问暖,老人们的缝缝补补、洗洗刷刷、送医配药等,她都当作自己的份内事。前不久,她的关爱对象鲍老伯,饮食不当住进了医院,费凤娣忙里忙外把老人安顿好。鲍老伯吃厌了医院的伙食,希望吃“炒素”,费凤娣听了满口答应,立即从菜市场挑选了几样时令蔬菜,精心烹饪了一盘“时令炒素”,还不忘带上一小瓶酱瓜,第二天送到了鲍老伯的病床前,鲍老伯激动得连声道谢,“侬真比自家小囡还要亲啊!”在她的感召下,费凤娣的爱人也成了她的好帮手,老人们的门锁坏了,电灯拉线断了,需要小修小弄的,都会找到费凤娣的爱人。一天傍晚,孤老金阿婆找来,说电灯拉线断了,老房子黑乎乎不敢进去。费凤娣一边给金老太让座,一边招呼正在做晚饭的爱人赶快放一放,去帮忙修理,等爱人修好回来后又将老太太扶送回家。这样的事对费凤娣来说已是太平常了。费凤娣是这样说的:“她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对她们好,为她们做事是理所应当的。”
费凤娣和老人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些关爱对象成了她时时的牵挂,而老人也将她当做亲人,有什么开心事、烦心事都愿意找她聊聊。她喜欢关爱志愿者这么一个称谓,忙碌、充实并开心着。费凤娣夫妇的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女儿和女婿,热心公益、孝亲敬老成为家庭美德,尽管工作很忙,每逢节假日、父母亲的生日,儿女都会买上礼物或者给他们一个惊喜和问候,让她最开心的是女儿教她学会了上网和微信,开阔了视野。前些时候,就是通过网上浏览组织左邻右舍到长兴农家乐旅游,增进了邻里感情。费凤娣告诉我们,在八埭头老城厢生活了35年,她和邻居们相互信任,亲如家人,有的外出时间长就把钥匙交给她保管,有的请她临时照料孩子,有的上班族请她代收晾晒的衣服,有的遇事一时联系不上家人也会打电话请她代为转达……
在邻里们的心目中,费阿姨一家就是。■陈凯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