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族精神:中国梦的根基

  ■臧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一词走入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振奋。此后,行业梦、地方梦……全国各地纷纷涌现的“梦想系列”更让我们明白“中国梦”不是口号,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才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唯一途径。然而,在追梦的道路上,不论是民族复兴的目标,还是艰苦奋斗的态度,都缺不了一盏明灯和一股无尽的力量源泉——民族精神。

  传承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铭刻在民族基因中,使炎黄子孙以“民族复兴”的目标为己任,不流于浅表的口号。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对“国”的理解应时而迁甚至狭隘,对“梦”的态度也各有千秋甚至模糊,但其中传承的民族精神正是代代中国人的魂、今日中国梦的魂。无论是儒家的通经致仕,还是道家的顺任自然,他们都以或直白或隐晦的方式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一己之力推动时代的发展;而这恰恰是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的关注焦点从个体生活扩展到到民族复兴,从“我的梦”衍生到“中国梦”。

  更可贵的是,传统文化在强调“有所追求”的同时,更强调“有所坚守”,这也是我们追寻中国梦的道路上不可缺失的民族精神。一方面,在道德修养上追梦者必须讲求有所坚守,才不会被名利迷了眼、失了心,在追梦的旅程中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另一方面,在见解思想上追梦者也必须有所坚守,能不为世俗见解所累,保持鲜活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用缤纷各异的行业梦、地方梦编织出共同的中国梦。

  同样,沉淀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民族精神扎根在民族血脉中,使中华儿女秉承艰苦奋斗的态度,在追寻中国梦的道路上持之以恒。的确,科技发展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步伐、科技的潮流,但回首过往的生活方式,透过它的简朴甚至艰苦,我们能学到的是沉淀其中的宁静、厚重。这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永不过时,是身处任何时代的灯塔,提醒我们适时地屏蔽流行文化的喧嚣,从而在追梦的道路上心有所止、心在焉。

  当我们敬仰传统沉淀下来的宁静厚重,当我们汲取民族精神传承下来的务实奋斗,我们会发现:在这些温润如美玉的传统品质背后,支撑着它们的反是对生活火一样的热情。这也许是中国民族精神中最隐性的,却是所有优秀民族品质的源泉,因为热爱生活,所以如何坎坷都要奋斗不止;因为希望不灭,所以如何艰辛都要脚踏实地。那些对生活拥有火一般热情的人,会用昂扬无畏的态度去直面荆棘、越挫越勇,从而铸就了鲁迅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中国的脊梁”因为心中的热情之火而有了超然的勇气、济世的担当,甚至是献身的精神。星星之火由此具有燎原之势,在艰苦的追梦途中孜孜不倦地与荆棘斗争,让他们得以挑起中国梦的大梁。

  纪录片《百年潮中国梦》中有这样一句话:“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民族精神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人精神家园不竭的源泉。”的确,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传统生活方式,他们的坚实内核是当代不可丢弃的,这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而民族精神正是今天中国梦的根基,激励着无数中华追梦者在不懈奋斗中铸就中国梦。(作者系市东中学教师,因篇幅有限,略有删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家园
   第06版:文苑
   第07版:城事·三区
   第08版:民生·社会
民族精神:中国梦的根基
梦想+奋斗=成功
云南游
皖南风情(摄影)
又是一年开学季
大桥
杨浦时报文苑06民族精神:中国梦的根基 2014-09-25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