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师爱;有一种关心,叫坚持。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辛灵中学、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校长兼书记谢小双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以父爱般的真诚感染他们,一个都不放弃。在这两所特殊的学校里,谢小双为自己下了这样的目标——人人成功,人人成才。他对教师们说,这个“成功”的定义是这些孩子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好公民。
上海市辛灵中学(原杨浦工读学校)、杨浦区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是两所不同性质的学校。辛灵中学是一所开展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风帆初职校是以初中阶段轻度智障、学习困难学生为主体教育对象的职业学校。谢小双接手两所学校之初,碰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学校因管理不善造成学生自杀事件而萎靡不振,以至于生源短缺面临拆并;有的学生因厌学逃学走向犯罪的边缘……临危受命,谢小双始终坚持“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以心育心”、“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育人理念,使学校的中考合格率从50%迅速提升到100%,并已连续三年保持100%,这在同行中成为“奇迹”。
用力拉一把,孩子回正轨。辛灵中学的学生进校之前一身陋习,游手好闲,进校之初都有强烈的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谢小双要做的就是“祛邪扶正”,让孩子们首先从心灵上接纳这所学校,在情感上先一步入学。
学生小戴入学后就开始逃学,夜不归宿。谢小双立即进行家访,当了解小戴生活在单亲家庭,母女俩相依为命,生活贫困,母亲无力管教女儿的情况后,谢小双说:“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经过反复教育,小戴表现有所好转,可是两周后又故态复萌,谢小双不厌其烦多次家访,耐心引导、规劝小戴走正路,每个星期一早上坚持亲自上门把她接回学校。小戴渐渐地习惯、喜欢在辛灵中学的生活,中考以470分的成绩考进了理想的中专。毕业典礼上,小戴多次鞠躬含泪感谢小双。
新学期开学前,已经毕业的小戴因为母亲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而不知所措,她哭着回到母校向谢小双求助。为了不让小戴失学、再走老路,谢小双专门到中专学校说明情况,为她争取到减免一半学费的助困待遇;剩下的学费则由辛灵中学和谢小双个人分别负担一半。小戴每次返回学校,谢小双都会对她说:“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为保持联系通畅,谢小双定期为小戴手机充话费;过年了,给她发压岁钱,邀请她一起吃年夜饭,让她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小戴感动地发誓:“谢校长,您放心,不管多苦多累,我永不会再走邪路。”
用心扶一程,孩子走新途。特殊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既要尽力治标,更要用心治本。谢小双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可能一时走得不够平坦,但只要学校和老师用心用力,每个孩子都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2010年3月,谢小双收到了一名青浦监狱服刑人员写来的不寻常的信:“谢小双,谢谢您替我尽了做父亲的责任,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远铭记在心”。由于父亲的原因,身材娇小的女生小杰经常受到歧视和欺侮,她总是沉默地呆在角落,如果有人一不小心触怒了她,这个看似瘦弱的小女生便会拔拳相向。
家长的过错怎能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承担呢?谢小双明白,缺少父爱与家庭的温暖是导致小杰性格怪异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只要在学校,一有空就会找小杰谈谈心,聊聊天,给予小杰父亲般的关爱,告诉她家庭不能选择,但前途要靠自己努力。为了治疗小杰的“心病”,他又带学校教师一起前往青浦监狱探望小杰父亲,转告小杰的学习、生活情况;劝导他安心劳改,争取早日出狱与家人团聚。性格孤僻的小杰被校长的一片真心感动得热泪盈眶,逐步走出生活的阴影。2010年中考,她以40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商业学校录取,重新迈向了人生新的旅途。其父知道这件事后,写来了这封感谢信。
用爱助一力,孩子有前程。“特殊教育,就是要将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孩子,并让他们在心里真切地感受到你所给予的爱,这样的爱才具有真正的力量”。在谢小双眼里,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之间区别,就是要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
临近中考,备考的小贾情绪低落,晚自习时显得心神不宁。谢小双通过了解得知小贾的母亲重病缠身,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无力支撑,小贾思念母亲,因而经常走神。谢小双立即组织学校爱心小组成员带着小贾一起到医院看望、慰问她的母亲,还送上了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募集的爱心助款和祝福。经济上的资助,不仅缓解了小贾家庭的压力,更给予复习迎考的她极大的精神抚慰。小贾回到学校后,重新振作精神,刻苦学习,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用情谱一曲,孩子启智途。“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这是特殊教育具有的特殊意义,也是特殊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责无旁贷”。在多年的学生转化教育过程中,谢小双不仅这样反复地告诫老师,而且始终坚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勇往直前。
2011年5月的一天,谢小双接到了一个家长的电话,他只说了一句:“校长,我的女儿从今天开始不来读书了。”未等答复,便挂断了电话。谢小双感到情况严重,立刻到班级了解详情。班主任告诉他二年级的女生小李从今天开始不来读书了。“还有一个多月,孩子就要参加劳动局的技能考试了,现在不来上课那怎么行呢?”谢小双心急如焚,当即和政教主任一起驱车来到了小李的家中。推开虚掩的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小李的父亲——一个中年男子躺在床上,盖着一床破旧的棉被。得知校长前来家访,其父声泪俱下。原来,小李幼年时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家中还有一位患唐氏综合症的叔叔,全靠父亲一人抚养。不巧,前两天父亲摔伤,只能卧床休养。万般无奈,做父亲的想让小李休学料理家事。听完其父的述说,谢小双用坚定的语气说:“孩子一定要去上学,你家的事我来帮你处理。”正在这时,瘦弱的小李搀着叔叔走进家门,听到校长的话,两行晶莹的泪珠顿时涌出了眼帘。
离开小李家后,谢小双赶到超市,购置了棉被、棉毛衣裤及补品再次送往小李家中。其父泪流满面,喃喃地说着:“谢校长,你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回到学校,谢小双组织全校的青年教师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每天轮流前往小李家中帮助料理家务。谢小双率先垂范。坚持了一个多月,迎来了小李父亲康复的日子,也迎来了小李参加劳动局技能考试的日子。性格内向的小李取得了中式面点、西式面点双重证书。在谢小双的推荐下,小李来到了一家西餐厅工作,她用在“风帆”学到的技能为家庭减轻了负担;她用在“风帆”学到的真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