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的舫是建筑?
——她集台、轩、榭、楼于一体,是中国园林中最有蕴味的景观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数千年来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孕育和发展,她以独特的技法和内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而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其中,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不系舟——一种特殊的水上、临水或仿水、意水的建筑更是以其精湛的艺术性、丰富的文化性和技法的综合性受到人们的喜爱。遗憾的是,关于它的研究可以说迄今为止国内尚未见到一本专业的论著。近日,《说舫》一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弥补和丰富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
《说舫》一书开创了建筑类科普图书出版的一个新视野。全书无论在选题策划、框架构思,还是素材选取、表现方式诸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与创新。《说舫》一书是同济大学出版社策划的“建筑八说”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建筑八说”系列丛书的策划源自同济出版社成立之初出版的第一本书——《说园》,此书出版于1984年,作者是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此书一经出版就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继而掀起了一场中国园林的热潮。
鉴于《说园》出版的成功,本书的策划编辑也想借助同济大学土木、建筑学科强大的学术平台和众多的作者资源,来开发和打造一套建筑类的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科普图书,所以,才有了“建筑八说”系列丛书的策划。
“建筑八说”一开始并没有说舫,而是以《说园》为首,选取了说城、说桥、说塔、说宅等。后来,经过相关调研和专家研讨,决定把说舫放进去,意在提醒园林建筑的研究者要去关注一些园林中小众的、但具有典型的民族风的建筑类型。
但说什么?谁来说?怎么说?都是个问题。《说舫》一书有几个 特色:
其一关注文化性。船舫文化与建筑文化,是首先要涉及的内容。中国地大物博,山川河流众多,自古以来人们就临水而居,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舫》一书将文化与船舫和建筑融合在一起,并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全书中。
其二,专业性强。《说舫》一书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实例,而且还配有专业的平、立、剖面图和效果图,有的图还标注有具体的尺寸,供读者参考。专业性强还体现在图书的框架构建上。全书共分5 章。绪论将《说舫》一书所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如:文化、舟船、建筑及不系舟全部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个系统总结;对普通读者来说,则是一次相关专业知识的“扫盲”。
其三是可读性强。作者和编辑作了大量的工作,在资料的选取和 论述的重点上都有精心的安排。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和欣赏要 点都做了详尽的论述。如:建筑的屋顶形式、单体的园林建筑和写意的不系舟等,不仅用文字还配以图表,从而使晦涩、专业的建筑常识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在语言的表述上,也很值得称道。如,前言部分的文字就极为简 练,一问一答,活泼有趣。第二段则用与中国园林密切相关的三本图书之名——洛阳名园记、扬州画舫录、日下旧闻考(陈从周先生总结语)点出了不系舟与中国园林的关系,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此外,全书各章的辑封处均有一段概括性的话语,其文字优美,意蕴深厚,可以说是画龙点睛。
虽然,建筑类的图书专业性强,在图书市场上是小众,生存艰难,但放远未来,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全在国民的素质提高,是以科技与文化科普并举。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提高全民族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识,同济大学出版社策划的这套丛书将在日后继续推出。
文苑投稿电子信箱:
zfk@yptimes.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