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 朱良城 文/摄
每年的陇县社火元宵游演活动,总会出现一支富有特色的队伍,这就是陇县城关镇高堎村的“疙瘩脸”马社火。
据陇县老艺人闫永强介绍,“疙瘩脸”社火全国仅此一家,这种社火关键在于脸谱化妆,“疙瘩”的原材料是蛋壳,化妆师会根据角色需要截取大小不一的蛋壳,用纸将开口处封起来,然后再把蛋壳粘在扮演者的脸上,一般扮演者脸上会粘6、7个“疙瘩”,最多的粘12个。
“疙瘩脸”社火人物的化妆和一般的社火人物化妆没有太大区别,蛋壳上会画上各种线条和造型,但一般社火脸谱化妆用的是油彩,而“疙瘩脸”社火用的是干颜料。
说起“疙瘩脸”马社火的起源,村上的老人们只记得,在民国初年,一个走村串乡的画匠来到高堎村,正好赶上正月里村上耍社火,这个匠人便把自己的手艺用在了社火脸谱化妆上,由此诞生了“疙瘩脸”社火。
“我想让这手艺一代代传下去,这一干,都快40年了。”闫永强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装扮社火,时间长了,不仅自己装扮社火身子,还常常帮着老艺人们给其他人化妆。
疙瘩脸谱社火的人物大多取材于《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杨家将》和《岳飞传》等一些历史名著,比如黑虎灵官、闻仲太师、纣王、关公等。“以前这些脸子比较平淡,扮上疙瘩脸后,就神气多了。经过这样的装扮,这些人物的性格更突出了,也有了立体感。”闫永强很自豪。
闫永强所在的高堎村是陇县最大的村子,全村有5000多人。如今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也改善了。“原先的箱子薄,衣服烂,不好看,你看现在这行头,多抢眼!”老闫一脸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