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职人员放高利贷,还怎么保护公众

  ■高路

  天津蓟县宜维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卫东通过网络实名举报当地纪委多名干部,称曾以5分的月利率向高姓纪委干部借数十万元高利贷,目前企业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只能断指求助。

  这起民间借贷纠纷因为涉及到公职人员、纪委干部以及断指、举报这样的敏感词汇,很快引起舆论关注。断指求助,于维权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相反其极端方式易点燃社会情绪,但就吸引社会注意这点上看,他成功揭开了一个盖子。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民间借贷,一个愿借一个愿给,借多少利息多少都是事先商定的,外人似乎也插不上什么话,断指举报虽然噱头,但只要被借走钱的人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方式,就不应该为这样的后果负责。可公职人员毕竟不能等同于普通市民,高利贷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公职人员参与更是不允许的。这是非法集资,公职人员的参与本身就是对非法行为的支持,身为公职人员不应该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中小企业深受借贷之苦,正规渠道借不到,就从民间借,3分甚至5分的利已经是其不可承受的负担,不借是死借也是死。如何缓解中小企业借贷难的老大难问题,这里面有政府的一份责任,人们希望看到政府公职人员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多想办法和对策,而不是借机咬一口肥肉,谋一份私利。

  断指求助的维权方式让人作呕,但其中反映的问题却不能不引起重视。借贷行为跟经商一样,都是一种投资行为,因为借贷之间特殊的利益联系,比较容易导致公权侵扰私权的事发生,让公器有沦为私器之忧。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借贷的事一旦东窗事发,借贷者资金链断裂,将给民众造成巨大的损失,你是禁止还是睁只眼闭只眼,是查还是不查呢?是让自己落袋为安,还是先保护民众的利益?你在打击非法集资的时候还有底气,还能理直气壮吗?

  法律支持合理的维权,谁也不能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法律也应该支持对资金来源问题的更进一步的司法行动。所以纪委的介入调查非常有必要,没问题自然好,有问题,这就是一个纠错的好机会。

  (来源:钱江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悦读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不要被药店绑架而开医药改革倒车
言论观点
公职人员放高利贷,还怎么保护公众
积攒
“没教养”的标签别乱贴
对自杀的反思不能止于抑郁症
杨浦时报评论05公职人员放高利贷,还怎么保护公众 2016-03-01 2 2016年03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