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我很喜欢孟庭苇的歌。她的声音纯净清澈,仿佛来自天籁,尤其是那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曲调优美清丽。那时的我正是二十出头的桃李年华,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初恋,孟庭苇的这首歌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从那时起,我便对台北充满了憧憬和好奇。
终于,我站在了台北101的观景台上。俯瞰台北全景的时候,我的心底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既新鲜又忐忑。这就是孟庭苇歌中的台北吗?像,似乎又不像。不像是因为不是雨季,像,却是因为这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怀旧情怀。
和上海林立的高楼大厦不同,台北给我的印象是小而温暖。
信步所至,比比皆是二三十年历史的建筑物。五颜六色的店招虽然带着一点“俗气”,却自有一份市井的亲切,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感觉。虽然没有大城市高大上的繁荣,却有一种洗尽铅华的贴心和温暖。在台北的街头,很少见到形色匆匆的行人,这里的人们脚步从容,脸上闲适,说话的语调温婉,让初次到此的人,少了一份陌生和紧张,整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放松下来,跟着这城市闲适的节奏,体味生活本真的味道。
即使到了商业中心,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味道,而夹杂着淡淡的文艺气息。最喜欢的就是在黄昏的时候,漫步在忠孝东路上,看着霓虹灯慢慢亮起,身边不时穿流而过时尚的青年男女,心里情不自禁流淌过动力火车那首著名的《忠孝东路走九遍》。心里忽然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并不孤独,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美好而永远的情感记忆。
在台北,我经常能感受到这样的人文情怀。不管是诚品书店里扑面而来的书香气,还是士林夜市熙熙攘攘的人气,台北都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吸引着你去接近它,融入它。在现代都市人心日益浮躁的当下,台北让我体会到多年前物质虽不发达,但是心灵宁静的感觉。
离开台北,我又来到了拉萨。因为郑钧的那首《回到拉萨》。
当我坐在车上,远远看到巍峨壮观的布达拉宫屹立于红山之巅,我的心止不住地狂跳起来。这座我心中曾经臆想过无数次的宫殿,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蓦然发现它的雄伟、恢宏、肃穆、庄严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行走在拉萨,我总有一种心灵异常清静的感觉。无论是行走在布达拉宫的石阶上,还是坐在大昭寺的三层平台上仰望蓝天,抑或在八角街看虔诚的信徒一步一磕向着自己心中的圣地朝圣,尘世的烦恼、忧虑仿佛都被涤荡得干干净净,余下的只是心灵的宁静、淡泊和对生命的感恩。
有人说过:我们之所以喜欢一首歌,是因为它碰到了你的内心深处。而循着歌声行走,就不止是心中的臆想,更是让精神的向往达到了身心的统一,相遇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