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虹任职期间,本区教育系统关工委曾三次获得市教育系统关工工作先进集体,一次获得教育部关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她本人也于2003年被评为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在蔡瑞虹的主持下,关工委于2000年编篡了《晚霞的奉献》一书,其中的讲稿和历史资料弥足珍贵,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蔡瑞虹是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虽然身体不好,经常要看病服药,但她工作起来身上好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蔡瑞虹全身心地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认为这是党的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必须认真对待。她多次推迟去英国探亲的时间,直到2002年8月,她才去了一趟英国。在英国的半年间,蔡瑞虹还惦记着关工委的工作,经常打电话了解情况,关心年龄大、身体不好的同志。蔡瑞虹又是一个身体力行、工作务实的人。除了从宏观上思考关工委的工作,不断强化关工委组织的自身建设,每年提出清晰的工作思路以外,她还经常深入学校、社区,与学校领导沟通,与青年干部谈心,结合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工作推进会等,扎扎实实地落实计划,认认真真地研究问题。
蔡瑞虹还是一个不知疲倦、追求卓越的人。她总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适时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不断创新载体,拓展渠道,使关工委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她多次作为代表在市教育系统关工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1999年,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京、津、沪、渝四地关工工作协作交流会期间,蔡瑞虹代表本区教育系统关工委专题汇报了工作,得到高度评价。蔡瑞虹又提出了要把关工委建设成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的目标,并带领关工委全体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关工委是一支老年志愿者队伍,作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蔡瑞虹付出的比别人多。她一直坚守着心中的那片净土,将美好的祝愿和拳拳爱心献给了下一代,献给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她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者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