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泪走出共舞台ET聚场时,邹碧华那句“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的台词还在耳边回荡……
话剧《邹碧华》用简约的舞台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法院副院长邹碧华47年短暂的人生中,如何将共产党人的美丽庄严融化在对党对人民满腔的忠诚中;如何将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殷殷责任融化在对家庭对妻儿的歉意中;如何将新时代法官的拳拳正义与情感之心融化在对工作对同事的热爱与关怀中!
整部戏以无场次话剧的样式,截取邹碧华法官职业生涯中的若干片段展开剧情,通过剧中人物的讲述、回忆、评价,围绕夫妻情、父子情、同事情、司改情、律师情、官民情等虚实结合地展开全剧叙事,让邹碧华法官这一“燃灯者”的崇高形象真实地在舞台上再现!
“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这句台词在剧中被邹碧华多次说过。这句话是在邹碧华投了几十分应聘简历后终于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录取后,他母亲对他说的。邹碧华把母亲的这句话牢记在心,工作上处处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邹碧华》开头的场景是邹碧华的家,宽大书橱前的写字桌是邹碧华生前“工作”的地方。然而此时已物是人非,妻、儿在丈夫和父亲常熬夜的这熟悉环境里缅怀自己的亲人,揪人心魄;丈夫挑灯夜战的身影、父亲冥思苦想的背影,清晰地浮现在母子俩的眼前……此时,“邹碧华”真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观众也看到了一个良心法官的光辉形象——舞台中央的多媒体幕布上,一只手用沙勾画出了邹碧华的头像,继而叠现出法官邹碧华的栩栩笑容……
该剧的舞美形式虽简约,但设计新颖,每个片段的开头以多媒体沙画诠释情节的内涵,配上画外音,与音乐效果相得益彰而铺开剧情,邹碧华为收发室老何提级、为未成年人起诉父母找法律依据,协调法官与律师的冲突而旗帜鲜明地推动出台《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年轻同事因感觉到无发展空间欲离职而既苦苦相劝又明辨道理、司法改革中遭遇阻力却义无反顾践行……这一个个感人的情节串联,无不是“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之深刻内涵。他把“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视作信仰,始终“将百姓放进心里”,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对每一个人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和保护”,从而使他在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等诸方面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最后为追求改革理想殚精竭虑、不计毁誉、积劳成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邹碧华法官的离去为何让这么多人流泪和痛惜?不仅仅因为他是全国知名审判专家和学者型官员。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之誓言化成职业道德的燃料注入法律之灯,将永远点燃在活着的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