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担负着打造绿色生态,扮靓市容市貌,保持城区的整洁、有序、美观的工作职责,具体来说就是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市容环境、景观灯光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城区环境卫生的保障和维护。到2020年杨浦要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区,打造更高品质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围绕这一目标,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提品质”、“补短板”、“强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市民满意度。
推进道路绿化,完善生态体系
据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吴冰介绍,“十三五”期间,首先是要增加绿化总量。到2020年末杨浦人均绿化面积将从现在的4.32平方米提升到4.57平方米,绿地面积将新建27公顷,绿化的覆盖率将达到26.1%。
在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体系的完善。“十三五”期间,南部重点是滨江南段公共绿色空间的建设,共分为5期,第一期的示范段今年上半年将竣工,向市民开放,示范段的建设过程结合了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雨水回收系统来实现部分绿地的雨水浇灌;北部将进一步提升五角场的绿化品质,大学路周边将打造绿化特色街区,同时利用河流污水管道上不可有建筑物的特点,打造生态绿洲,与新江湾城湿地公园、公共绿地形成环形的生态链。目前新江湾城街道正在创建上海市园林街道,通过创建把绿色引入到社区,使杨浦的生态网络更加完善。
对于道路绿化,“十三五”期间,杨浦将从三方面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吴冰介绍,一是林荫道的建设。杨浦目前有11条林荫道,像控江路、苏家屯路,这些道路的绿荫覆盖率比较高,在夏季可以降低热岛效应,“十三五”期间每年都将新建1至2条林荫道;二是绿化特色道路的建设,有意识地选择行道树的树种给道路一个主题,像四平路的银杏一条街,大连路的玉兰一条街,江湾城路的樱花一条街,今后每年将创建1到2条特色道路,让市民能够在不同道路漫步过程中享受到春景秋色;三是加大绿道的建设,“绿道”即通过慢行系统把公共绿地串联起来,成为市民跑步、健身、骑自行车的户外场地。“今年我们将在淞沪路两侧建设5公里的绿道。”
利用有限资源“见缝插绿”
“杨浦和其他中心城区一样,可绿的资源比较少,为实现见缝插绿,使市民出门能够‘见绿、见景、见荫’,我们主要有两方面的举措。”吴冰说,第一是建设街头绿地,把街头空地和拆违出来的空地充分利用起来,打造街头绿地。“这两年我们已经建了31块,今年也将新建10块,像军工路近2000平方米的拆违空地,最近我们也在种植绿化,即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在推进长阳路临青路三角地和四季广场门口2块绿地的建设,通过绿地的打造,为长阳路创新创业街区提供充满活力的绿色空间”。
第二方面是建设立体绿化,立体绿化又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棚架绿化等,“十三五”期间,杨浦立体绿化建设的重头戏是打造“一核”,即五角场商圈;“一段”,即滨江的南段;“三条线”,即内环线、中环线和逸仙路高架,来营造中心辐射、翠带交织、立体生态、绿意近人的城市绿化景观。“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在五角场交通枢纽建成1500平方米的垂直绿墙,‘十三五’期间将新建12万平方米的立体绿化,在杨浦形成一个立体绿网,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绿视率。”
道路保洁机扫率将达75%
干净整洁的道路是国际大都市的第一印象,为保持道路的干净整洁,全区2000多名环卫工人奋斗在一线,每天天一亮就进行普扫,再进行巡回扫、飞行保洁,尽量减少垃圾在马路上的停留时间。“除了人工保洁以外,“十三五”期间,我们进一步加大环卫机械作业的能级。将新购进一批新型的扫地车、洒水车、吸尘车,来提升环卫的机械作业能效,力争在2020年底,机扫率达到75%。”吴冰说,目前对易污染的道路,像杨树浦路、军工路等加大保洁力度,从每天2次的保洁扩大到6次,每周进行1到2次大规模整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市民感受到杨浦的道路更干净”。
另一方面,吴冰表示,公共厕所是文明城市的一张名片,杨浦目前有147座公厕,“十三五”期间将新增10座厕所,同时进行一部分厕所的改建。在新建改建的过程中,将科学地设置好男女厕位比,同时引进“第三卫生间”的概念,让不同性别的亲人照顾如厕不便的家属。
更多“绿色账户”激励垃圾分类
“绿色账户”是垃圾分类正向激励的上海模式,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准确度,居民通过干湿垃圾的正确分类后可以获得积分,所获得的积分可兑换相应的物品和服务,还能够进行抽奖。“去年有几位幸运的市民抽中了金条,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绿色账户’垃圾分类的热情。去年我们已经在7.3万户的居民家庭开通了‘绿色账户’,今年将再开通8万户。”
吴冰说,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只有垃圾分类好了,才能实现减量的目标。杨浦到2020年末,日均生活垃圾的处置量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25%,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呼吁更多市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为城市减轻负担,为生活增添一份绿色,倡导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