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猪周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猪价结束连续三年的长时间低迷,持续涨价,一举突破历史高点。今年以来,猪价继续高歌猛进,直至近期才开始下跌。业内人士指出,“猪周期”进入尾声,首先是因为受到春季补栏影响。去年入冬以后多地遭遇强寒流天气,湖北、河南等主产省份猪场新生猪仔大面积死亡,造成肉猪供应短缺,猪价走高。今年春节后天气转暖,3、4月份仔猪成活率提高,屠宰量增加,肉猪供应充足,使9月至11月份市场可供出栏的生猪供应量增加。
其次,进口猪肉激增也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达到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我国进口猪肉主要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其中,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占比24%。根据9月底数据计算,美国猪价约合人民币每公斤6.9元,中美猪价差每公斤11元,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
近几年国内生猪产能剧烈波动与进口猪肉数量相关。2007年至2008年我国生猪价格暴涨,进口猪肉数量增加较快;2009年猪肉进口下滑,但2010年后猪肉进口再次快速增长,2011年12月达到峰值,单月进口达8.9万吨。2014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56.2万吨,占国内猪肉产量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