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朋友圈里的科普更靠谱

  ■连海平

  当下随着人们对健康话题的日益关注,谣言也借机四起。为此,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癌症新药研究员李治中专门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向公众普及癌症知识。并将公众疑惑的内容汇集成《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一书。日前,这本书成为科技部向全社会推荐的50部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之一。

  “致癌!99%的人都在看!”“治疗颈椎病只要一个动作”“生姜+红枣+红糖,胜过人参和虫草”……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科普帖”语不惊人死不休,令人目不暇接。

  较之过去,移动互联网打造的“朋友圈”时代、自媒体时代,科普变得更加便利与亲民。许多人在朋友圈发“科普帖”,自己并不生产“科普”,他们只是“科普搬运工”。这本是一件好事,如果“科普帖”用科学说事,有理有据,让大家明事理、长见识,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有正效用。可惜的是,不少打着“科普”旗号的“科普帖”,要么空穴来风,缺乏科学依据;要么睁眼说瞎话,违反科学原理,甚至沦为“谣言”。一些人为了利益,还闭门造车,专门炮制各类“科普帖”,误导公众以牟取私利。

  朋友圈是一块沃土,能让科普茁壮成长,也难免“杂草丛生”。要让朋友圈里的科普更靠谱,一方面要除“草”,针对伪科普,职能部门及舆论及时介入,作针对性辟谣;另一方面要种“苗”,多播撒科普的种子,用科学占领朋友圈,不给伪科学留下藏身之所。这就需要一大批像李治中博士这样的科学工作者,利用自己的专长,积极撰写科普文章,为公众补充科学知识。(来源: 广州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特刊·同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区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网红美食”何以安全重出江湖
“误”流
家长包办作业,角色错位了
如何留住快递小哥?
守住公德,方能共享
让朋友圈里的科普更靠谱
杨浦时报评论05让朋友圈里的科普更靠谱 2017-02-21 2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