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田捡菜记

  ■董玉昆 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样样短缺,所有主副食品,农副食品,穿衣吃饭,全部实行计划定量凭票(证)供应,全国人民无不节衣缩食,家庭生活普遍十分困难。

  那时,我家住在近郊区,离家不远处就是大片的农民种的菜田。

  我的邻居女同学们放学后,或星期天休息日,经常结伴而行,挎着菜篮,带上挖掘工具前往不远处的农民菜田捡拾农民已收割过菜田里遗落的老叶菜皮,挖掘菜根,回去削皮清洗干净后切碎,和在面粉里搅拌均匀后,做成一锅面糊糊当饭吃,聊以充饥。

  那时,我正读小学四年级,个头长得矮小,胆量更小。一天,女同学们出发前叫住我:“董玉昆,拾菜皮去伐?”征得父母同意,我跨上菜篮,带上挖掘工具高兴地跟随而去。一路嬉笑打闹,不一会儿就跨过了公兴桥转向西北来到了柳营路。经过一排农民“平房住宅”,眼前豁然开朗——

  哇!好大一片菜田,足足有几十亩地。

  已收割完毕的菜田里,一眼望去依稀可见散落着少许老叶子菜皮,女同学们告诉我,这是卷心菜也叫包菜。地里菜根挖出来削皮后可以生吃,也可以切成块下面糊糊吃。

  照着女同学的指点,我试着挖了一根大拇指粗的菜根,削皮后生吃。果然,脆脆的、嫩嫩的一股带甜味的菜香,至今难忘。

  说笑间,已捡拾到地的那一头。

  看着菜篮里刚盖住底的老菜皮、菜根,我和同学们心满意足,挎着劳动果实,一路蹦蹦跳跳回了自己贫苦又温暖的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特刊·同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区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阿斯坦纳的宫廷晚宴
菜田捡菜记
岁月中的机床厂职工子弟小学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菜田捡菜记 2017-02-28 2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