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行街道办事处联合区绿化中心、绿化公司、区拆违办、社管办、市场监管、中原路派出所等多部门组成的清退工作小组,近日对列入今年区级生态环境治理的包头路929-937号违法经营地块开展整治行动。
19间店铺无证经营
包头路929-937号地块原为工农公园破墙开门的配套街面用房,属于杨浦绿化公司所有。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块一直都是经营性无证建筑,“临照”早已过期,因此其承租商户绝大部分是无证无照营业,且存在了多年。
经街道网格化中心、市场监督所、拆违办等相关职能部门上门调查查实,包头路929-937号共建有门面房19间,承租户16家,其中无证无照经营户占到八成以上。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到100米的一段路上,多数为菜摊或餐饮点心店,由于周边居民区密集,每天来往于公园的人流量大,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人气。但由此带来的环境卫生状况堪忧,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19家店铺都存在违法或违规经营,长久以来带来的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环境等问题,引发周边居民的担忧和不满。”殷行街道管理办袁岳表示。
2016年,殷行街道将这一地块的整治工作提上了日程,对这条街上的经营户逐一摸底调查,并会同市场监管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经营户逐一约谈,指出其违法经营现象,要求这些经营户自觉退出经营。但经营户不为所动,加上牵涉的管理部门较多,使得整治在当时被搁浅。
分阶段推进,加大整治力度
自今年被列入“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推进治理区”后,殷行街道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分阶段推进,加大整治力度。
“今年是全市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我们把包头路929-937号地块这块难啃的骨头列进了治理清单,并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多次组织讨论。”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绿化中心主任高国荣告诉记者。整治通过设置时间节点实行分阶段推进:前期经过上门发放停业告知书、尝试与经营户约谈劝退,目前3家店铺已停业封门,还有16家店铺仍在营业。
3月初,街道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地块推进协调会,决定3月20日对16户店铺采取断水断电形式对地块展开彻底整治,对自愿退出的经营户,区绿化公司表示充分考虑经营户的租金支付压力可以免除至腾房之日所欠租金,并对搬迁造成的损失给予相应补贴;对拒不履行清退的则依法砌墙封门。预计4月10日前完成全部商户清退工作并封门,7月底前完成市场整体拆除。
据介绍,实现场清地平后,破墙的墙体将拉平并种植绿化,采取墙体透绿的方式,让改造后的这一道公园围墙成为包头路一片新的街景。
完成拆违1.7万平方米
截至3月底,殷行辖区内已拆除违法建筑近17000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量的30%。在拆除的违法建筑中,成因复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仓库也占据一定比例。
被列入街道级生态环境治理的殷行路39号地块占地面积约4662平方米,目前已成为环发公司旗下的环发中心,经过正规的土地、规划审批手续取得的合法经营性用地,在此之前是上粮集团及其他企业用作“堆物”的建筑,临照使用期限过后因各种原因未拆除。
殷行街道前期通过与环发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有效沟通,对已清空的10处、占地共4324.2平方米的临时仓库全部拆除。土地平整之后,街道想方设法进行了美化,计划从殷行路39号地块开一个进出通道,铺上沥青进行路面修整,方便居民出行。对于39号地块中仅存的上粮五库1000多平方米宿舍楼,街道正积极协调,按节点稳步推进该地块的治理工作。
殷行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晖表示,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要求,结合殷行实际,今年的治理工作将坚持“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差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原则不动摇,从“硬骨头”入手,常抓不懈、全面消除违法行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重,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区相关委办局的支持,各职能部门合力参与整治,齐抓共管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