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我到杭州出席一个年会。席间免不了天南海北畅谈,轮到自报生肖年龄,一不小心以66岁被称为“老大”,心想自己皮肤黝黑,岂不成了“黑老大”。好在同桌都是儒雅之士,只是夸我精、气、神不错,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借着杯中酒也就飘飘然起来,说是天天锻炼,乐之不疲。
本人出生于1951年12月份,据母亲说没有足月,算是先天不足。日后偏逢自然灾害再遇插队落户,导致营养不良、体力透支,可谓后天失调。74年返城工作至50岁,已是眼昏背驼,未老先衰。偶遇精神矍铄长者,诚意求教,回答经常锻炼并持之以恒。于是到处寻觅适合自己的各种锻炼方法,有电视台健康节目的,有专家学者授课的,也有报刊书籍指导的。刚开始还算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过不久则“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说好听点是创新,其实就是混搭而已,终于搭成目前“不伦不类”境界。例如:本来左右手各摩擦头皮百次,心想当左手按摩头皮时,右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按摩颈椎,两手虽忙,双脚却空着,于是再来个蹲马步,三者并举“物尽其用”。其姿势自然不堪入目,滑稽可笑。好在我皮厚认为只要对身体有益,自嘲就是了。还举一反三,诸如在按点足三里、合谷穴、内关穴时不忘乾隆皇帝的卷舌、叩齿、提肛。练俯卧撑时手握哑铃脚搁沙发,难怪常被内人吐槽,但是她对于我十多年如一日天天坚持锻炼的毅力还是叹为观止,予以充分肯定!
锻炼内容用四个字简而言之:从头到脚。即从按摩头皮开始,直到脚底发热结束。清晨五点左右苏醒,默默地从眼保健操开始,一套经络按摩至劳宫穴。然后收听新闻,浏览微信。起床后温水一杯,开始为时45分钟左右的锻炼。期间会根据身体的情况而增加有针对性的内容。譬如有一段时间发现颈部不舒服,就采用米字型头部操,效果不错。当发现自己平衡性不够时,就在观看电视时有意识锻炼金鸡独立,刚开始数到30就晃晃悠悠双脚落地,到现在基本上可以到200左右。俯卧撑也是如此,刚开始仅仅做10个就气喘吁吁,半年后可以连续做60个,动作也从很不规范到不很规范。大凡健康养生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有开着豪车去健身房骑自行车的,有阳光青年挥汗如雨高强度训练的,有大妈大爷在广场练太极功夫的。还有像我这样因陋就简,风雨无阻的,各取所需,不一而足。
我十分赞赏运动员的规范训练,也羡慕年轻人的剧烈运动。但这些高大上同咱们已经无缘。在此推心置腹与朋友们趣谈健康,虽然自我调侃,却是实实在在接地气。人人都说健康重要,关键要行动,晚动不如早动,不要光说不动,打两天鱼再晒几天网亦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