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仅在拆上下功夫 还在建上做文章
延吉新村街道中小河道整治工作迈向常态化
图为今年一季度街道对河道两边违建实施拆除。

  ■记者 张维维 文/摄

  7个居民小区、8家企事业单位,总长度约1280米的河岸虽然不长,但是构成非常复杂,有小区、养老院、加油站、国企、私企等。记者日前从延吉新村街道了解到,辖区河道整治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治水”是一场持久战,街道还将以建设“岸绿、景美、生态”的河岸为目标,构建多元参与的常态长效机制。

  沿河拆违 紧扣时间表

  松花江路349号是上海强生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办公楼房和维修车间,之前为满足办公和修理需求,该公司自行搭建了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违建”。“治水”第一步就是拆违,街道将河道治理区域内的6处违建作为重点整治任务。按照“每月有目标,周周有进度”的要求,以先难后易为原则,周密制定整治时间表,管理办、派出所、城管、房管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强力推进。

  今年初,上海强生出租车有限公司对该地块两处违建实施了自拆,打响了2017年街道中小河道治理的“第一枪”。除上海强生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外,沿河还有延吉物业、阳厦物业等单位涉及“违建”,为此街道邀请区职能部门现场划定“红线”,拟定四处违建拆除方案,确定时间表,就在3月底,河道治理区域内的6处违建全部完成了拆除工作。

  美化河道 紧扣征询表

  河道边除了企业单位,还有双阳路665号、松花江路223弄、松花江路337弄等7个居民小区。“治水”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居民受益,街道不仅在“拆”字上下功夫,还在“建”字上做起了文章。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主体意识,街道把改善河岸生态、美化周边小区环境的“话语权”还给居民,紧密结合“里子工程”推进。据了解,街道相关部门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包括绿化补种580平方米,道路修补1600平方米,以及屋顶漏水、信报箱修缮,晾衣架移位增设等民生设施的综合治理方案,整个工程发放群众征询表350余份,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完工后将惠及周边七个小区2000余户居民。

  功在当下 治在长远

  河道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整”是不行的,还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多次实地踏勘,走访沿河单位、居民区,街道把河段划分为15个责任区段,分别由沿河企业负责人、小区业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群众团队领袖等担任区段长,让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形成共管共治的模式。划定责任区域、宣誓责任承诺,构建河道共治共管格局,使河道生态治理、提升环境品质成为“沿河共识”。

  据了解,沿河企业职工、居民区的居民还组建了一支40人的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好比驻扎河边的“哨兵”,通过专业培训,明确“1+1”工作任务(既劝阻向河道及雨水窨井倾倒污水污物和宣传保护水环境理念),建立“222”巡查机制(即每天早晚两次、每次两名以上志愿者、每天每人不少于两小时),成为专门负责河道治理工作的第一道“关口”,河道志愿者反映的信息还将被纳入街道网格中心,形成常态、长效管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直通百姓
   第04版:城事·三区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版
   第08版:图说
不仅在拆上下功夫 还在建上做文章
杨浦交警查获一辆套牌豪车
党建引领 创新治理 共建共享
杨浦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
诺奖得主受聘同济大学
抓效能抓落实 确保“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4不仅在拆上下功夫 还在建上做文章 2017-04-25 2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