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是能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的梦想是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告诉更多的人。”“光荣与力量——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日前揭晓,在为褚君浩院士颁奖的环节,两名杨浦区的中学生科技爱好者也道出了心中的“科技梦”。
在一支由专家学者、公众人物、市民代表等组成的颁奖嘉宾团队中,作为中学生的他们,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一员的?
院士培育基地:从小培育科学素养
褚君浩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在红外光电子物理等专业领域有诸多突破性研究理论和成果。
颁奖典礼上,褚君浩院士谈及自己小时候热爱阅读科普书籍的趣事,正是儿时的科学家故事以及科学工作者身上的精神使他立志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褚君浩院士深知科学科普对青少年的深远影响,2013年,褚君浩院士加入杨浦区“双进入”探究活动,为热爱科学的优秀高中生提供实现科学之梦的舞台。
这2名学生代表,王任斐和李炜正是褚君浩院士团队第六届和第七届的“双进入”探究活动学员,在褚院士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成功完成了他们各自的研究课题。
“褚院士到实验室来关心我们的课题进展,更像是我们的老师、长辈,关注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志向。”王任斐说。在褚君浩院士团队开展“双进入”探究活动期间,王任斐和李炜开展的课题分别是“基于PVDF压电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制备”和茶膜光学性质研究,研究中涉及铁电物理等专业知识,这些内容对高中生而言有很大难度。“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满足了我对实验室所有的幻想,有一流的实验设备,专业的导师团队,经过这次活动,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走科研道路的信心。”李炜表示,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从未见过的新知识、新难题,得益于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导师团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双进入”:体验式探索
“双进入”是进入院士团队和高校开展创新课题探究的简称,经过遴选的杨浦优秀高中学子利用暑假及课余时间进入院士团队,与教授、博士、硕士一起在实验室做科研,进行体验式探索;在课题团队导师的指导下,完整地进行一次课题研究。
以今年举行的第七届“双进入”探究活动为例,来自杨浦区10所学校的162名高中生经学校选拔推荐来到杨浦少科站,参加“双进入”探究活动科研通识教育“科研技能启蒙与测试”。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学科进入“信息计算机类”、“工程物理类”、“生命环境化学类”和“行为与社会科学类”四大组,每组特邀高校专家“坐堂”聆听课题想法,与学生们共同交流。
考虑到高校与高中的学习管理存在很多的不同,在整个“双进入”活动期间,杨浦少科站为每个高校培育基地配备了助教老师,做好高校、高中、学生、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作息安排、协调管理等工作,使学员尽快适应高校的研究生活,更好地完成科研探究。
据悉,自2010年创办第一届“双进入”活动以来,七年来高校培训基地扩充至20个,带教专家增至76名,高中探究类社团发展到50个,已有300余名学生成为了科学家的“学徒”。
“此次双进入学生代表能站上舞台为自己的导师颁奖,既是一次荣誉,也是一次鼓励。”区少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的创办旨在让高中生通过为期半年进入高校实验室、工作室的体验过程,了解科研探究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提升科学素养、丰富探究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