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高铁来上海看演出观展览听讲座

  据解放日报 从“到紫禁城过大年”的火爆,到元宵节故宫“上元之夜”一票难求,以及新年里“红到发紫”的几个故宫大展,充分显示出游客对文旅融合产品的热情。在上海,遍地开花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各类展览、演出、讲座等,也令上海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IP”,吸引长三角游客多次到访。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部分旅游机构在常规旅游线路外加入了文化元素,但在文旅融合产品的打造和对长三角游客的市场拓展上,仍有待深耕。

  周末带孩子来沪学琴

  生活在杭州的90后白领方芳,几乎两三个月就会来一次上海,有时是与好友相约到时尚场所逛街聊天,更多时候则是来上海看演出、展览。对她而言,上海不仅是时尚之都,还有很多值得追逐的文化生活。

  “前两年去上海看过‘惘闻’‘草东没有派对’这几个乐队的演出,之后每年都会去‘混凝草音乐节’玩一次,感觉不错。”方芳有好几个闺蜜兴趣相投,有喜欢的演出、展览,时间又凑得上时,就会相约乘高铁来上海,不到1个小时就能到,非常方便。方芳说,杭州的一些商场里也会办展览,但展览的丰富程度不及上海,这是她舍近求远常来上海逛展的原因之一。

  对吴江人董瑞君而言,他来上海的主要目的是让女儿学小提琴。“孩子喜欢玩乐器,老师觉得她悟性不错,我也习惯每周末开车送她来上课。”孩子上课间隙,董瑞君会去周边街道走走看看上海的老房子。现在,他对上海的陕西南路、长乐路、武康路、湖南路一带已颇为熟悉,一些可以走近看的老房子,也都看了个遍,有时还会给女儿讲讲与这些老房子有关的故事。

  相比二三十年前长三角游客来上海主要是观光、购物,董瑞君觉得中青年一代的旅游需求变化明显。“现在开车或乘高铁随时可来。购物方面,我们本地商场就很多,不会专门到上海买东西。但文艺演出、展览这些,上海是‘高地’。”

  为酒店餐饮带来客流

  长三角游客对上海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上海的多个演出场所负责人都有感受。这些游客进入,也为上海的酒店、餐饮场所带来客流。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告诉记者,文化广场上演一些热门音乐剧时,除了上海观众,外地观众中长三角的占一半。曾在文化广场连演64场的《剧院魅影》,当时就吸引了大批长三角观众。“为了处理剧院设备上的问题,我曾在剧院旁的宾馆住了三个晚上,发现宾馆里住的几乎都是来看剧的观众。”

  多媒体舞台剧《时空之旅》上演时也有类似情况。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涛说,以前《时空之旅》的观众很大一部分是境外游客,春节期间入境团少,观众中绝大部分就是来自长三角的游客。“作为代表上海城市文化名片的驻场秀,《时空之旅》最初的观众定位是‘外地和外国’,强调文化差异。在春节、小长假和周末都会有不少长三角游客来看这个表演。”到目前为止,《时空之旅》已连续演出14年,在向海内外游客推介上海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为周边的大宁国际商业中心、宝华现代城等集聚客流,从而带动餐饮、娱乐、购物等多方面消费,成为文旅联动的一个范例。

  全时空体验成为常态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认为,上海因其既有的文化历史积淀,无论是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的展览和演出,还是更吸引年轻人的漫画展、音乐节等,对长三角地区都有相当大的辐射效应。尽管现在不少剧目也会到南京、苏州等城市巡演,但上海的引领作用依然明显。“上海通常是巡演首站,然后其他地区会通过上海市场的反响、口碑进行借力营销。”

  另一方面,上海的旅游机构也不断在文旅融合产品上作出更多尝试。例如,针对长三角游客比较熟悉上海地标性旅游景点的特点,春秋国旅在常规线路中加入更多文化元素——带游客进入豫园,为他们讲述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的前世今生,带他们参观可同时看见黄浦江和苏州河的码头博物馆,让游客们直观了解上海因水而兴的历史。此外,不少入境游旅行社也与上海博物馆建立长期合作,向境外游客展示上博珍藏的各类历史文物展品。

  春秋国旅副总经理周卫红说,现在游客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而文化也是真正能在游客脑海中沉淀下来的内容。只是目前市面上真正称得上优秀的文旅融合产品还不多。其实,上海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博物馆、演出和展览场所、历史和新兴街区等,都是文旅融合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表示,当下旅游消费上散客比例越来越高,自驾出行越来越普遍,全时空体验成为常态,这些既是上海文旅市场对长三角游客的优势所在,也对优秀文旅产品的运营和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可望通过资本介入助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乘高铁来上海看演出观展览听讲座
纺织服装进出口平稳增长
重点路口使用新型电子警察抓拍大型车辆右转不让直行
新一轮架空线整治启动
昌平路桥首推“悬挑式”人行道完全实现人车分流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广告
杨浦时报生活·资讯06乘高铁来上海看演出观展览听讲座 2019-03-05 2 2019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