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子为我买了一台收音机。它方方正正,红黑相间,造型精巧,颇让我喜爱。虽然“收音机”已不是时髦物品,甚至有些落伍,但我感到,还是值得一说。
买这台收音机,是我们家庭会议作出的决议——4票赞成,1票弃权,投弃权票的是我,赞成票是妻子、儿子、媳妇,还有孙女投的。
我不是不喜欢收音机。当年读高中的时候,男生中流行组装“矿石收音机”,只需花几块钱,买几个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喇叭等等,拿漆包线绕个线圈,用电烙铁焊接起来,就可以收听节目了。听到自己组装的收音机传出低沉的声音,虽然收台少,杂音多,身娇体弱,稍有碰撞就会分崩离析,还要外接高高的天线,但喜悦之情是无法言表的。
插队后,我把自装的“收音机”带到乡下,谁知没几天,就有大队干部找上门来,他们怀疑,我天天夜深人静时,在蚊帐里鬼鬼祟祟,叽叽咕咕,是在“偷听敌台”。这可是不得了的罪名,我害怕得当众把心爱的“矿石收音机”摔个粉碎!
上世纪70年代初,“半导体收音机”横空出世,它小巧玲珑,可随身携带,虽然价格不菲,但我省吃俭用,积蓄了60多元,买了一台。走到哪,响到哪,风光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江山代有人才出”,五花八门新装备令人目不暇接,“四喇叭”,“大音响”,“vcd”,“dvd”,“p3”,“p4”,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二、三年。尤其是电脑、手机勾引得无数人爱不释手,我虽然已过狂热季节,竟也深陷其中,常常手酸指麻,眼眨泪滴,方才松手。
我对电脑、手机的“痴情”,引起妻子的“嫉妒”,她三番五次劝我不要跟它们太“亲近”,免得自讨苦吃。但一个人的爱好和痴迷,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动和改变的!我总是口头诺诺,实则阳奉阴违。
见苦口婆心地劝说无效后,她启动了“弹劾”程序,召集了儿子、媳妇、孙女,召开“家庭大会”。这可是我们家的传统——凡遇到重大事情,总是通过“家庭大会”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把事情办好。比如当初孙女读小学,对“读公办”还是“读民办”就是在“投票表决”后决定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家庭大会”,虽然对我这个“家长”的权威有挑战,地位有威胁,但大局为重,我可不是鼠目寸光之人。这次“家庭大会”,形势对我极为不利,他们有根有据、有礼有节的“分析批判”,我无言以对。最后作出的决议是:白天,可以看电脑、手机,但每过半小时,必须与妻子至少谈话10分钟,汇报身体感受;早七点前、晚八点后,除了接来电,不能再玩电脑、手机。同时还推举孙女为“监督员”——孙女既大公无私,不徇私情,有啥说啥,而且她的话对我最有权威和“杀伤力”,效果可以达到最佳。知心莫过妻子,在她的提议下,儿子为我买了这台收音机。
“家庭大会”召开后,与电脑、手机疏远了,虽有时感到“无事可做”,甚至“坐立不安”,但感到手指柔和些了,腰酸轻微些了,腿麻少些了,视物清楚些了,泪水能控制住了,尤其是眼睛刺痛感少得多了。我不由想起微信中的一帖“鸡汤”:身体是自己的。我深悟到,身体的舒畅,比一时的眼睛的“快感”重要得多。
也许是旧情最易萌发吧,“旧爱”很快成了“新宠”,捧着收音机,只感到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心静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