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区各家医院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
“妙招”频出 提高分拣率
任年英是医院的护工,兼任垃圾分拣工作。根据要求,分拣员要负责对送出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如不符合要求,垃圾就会被拒收。

  ■记者 毛信慧 文/摄

  如今,杨浦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医院作为人流量巨大的公共场所,垃圾分类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是本区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医院之一,在管理上十分注重源头分拣。该院通过大量宣传,鼓励职工、护工、保洁员、患者和家属主动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有效提高一次分拣率。

  走进医院的病区,可以看到每间病房都已设置了两个小型垃圾桶,并用统一的标识标明“干垃圾”和“湿垃圾”。据了解,针对垃圾分类指导员、分拣员、督导员等专职人员,该院组织开展了专门的培训,以提高分拣质量。院方还制作了“生活垃圾分类图解”等宣传画以及“生活垃圾分类知多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知识读本”等通俗易懂的小手册,通过健康宣教栏、微信公众号、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鼓励大家主动分类并自觉投放。

  二次分拣则以科室为责任区。在病区的开水间,设有两个大型的分类垃圾桶。正值中午扔垃圾的高峰时间,分拣员任年英手拿一根自制的铁钩,一边指导患者该如何正确分类,一边把垃圾桶内分错的垃圾翻出来重新分类。不时有来扔垃圾的家属询问:“鸡蛋壳应该算是干垃圾,对吧?”任年英是医院的护工,兼任垃圾分拣工作。根据要求,分拣员要负责对送出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如不符合要求,垃圾就会被拒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自制了这把铁钩。“起先乱扔的比较多,但大家经常看到我在这里翻捡整理扔错的垃圾,渐渐地,就十分配合分类工作了。”

  室外的垃圾厢房就是进行三次分拣的地方。经过改造,垃圾厢房的分类标识十分醒目,各种垃圾桶摆放整齐,没有异味。“我们每天都对垃圾桶进行清洗,并设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公示牌及垃圾厢房转运交接台账,由垃圾厢房专项管理员负责每日交接、记录。”垃圾分类督导员张红粉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医院对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是进行分类管理的,有严格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队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就借鉴了很多医疗废弃物方面的管理经验,比如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各科室都专门指定1-3名保洁员为分拣员,各班组长为指导员,既监督指导保洁员的垃圾分拣工作,也对职工和患者垃圾投放进行指导。同时,医院与分类责任人保洁公司签订了责任告知书及承诺书,并建立了与医疗废弃物管理相类似的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明确指导员、分拣员及督导员队伍职责,定期进行考核,严格督查问责。“下一步,我院将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医院其他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做到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

  据悉,自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区卫健委建立了专项领导体系,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排查,摸清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难点、硬件条件等情况。区域内各家医院则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可谓妙招频出。除了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外,五角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生活垃圾站内设置了滚筒式压缩机,用来收集可回收垃圾;延吉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团员志愿者们通过动画、儿歌、竞赛问答等生动的科普方式,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传播给社区的孩子们,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社会
   第04版:焦点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杨浦全力打造创新文化承载区
营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
“妙招”频出 提高分拣率
教育培训需谨慎选择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妙招”频出 提高分拣率 2019-03-19 2 2019年03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