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新江湾城街道第五届社区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今年,街道将全力以赴把牢紧盯垃圾分类投放、收集、驳运等各个环节,加大执法力度,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分类实效,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社区“新时尚”。
在辖区内50个居民小区、2万余户家庭及38家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推行垃圾分类;将近3000个垃圾投放点缩减至500个以内;完成了居民区所有53座垃圾箱房的综合改造;建成并投入使用“两网融合”二类服务点5处,三类点4处;建立了督导员、指导员、分拣员三支队伍;居民区分类实效达标率达85%以上,二次分拣后纯净度达95%以上,辖区生活垃圾减量平均达25%以上,部分小区减量率达35%以上……2018年,新江湾城街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垃圾分类成绩单。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街道针对目前生活垃圾分类中的薄弱环节,再次推出三条新举措: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讲师团,大力加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专项公益基金,助推垃圾分类实效进一步体现;发挥街道、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突出物业公司作为居民区垃圾分类的管理主体职责,强化垃圾分类三支队伍作用,并探索引进第三方中介组织,提高分类指导的专业化程度。
上海一直以来都很鼓励利用新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提高垃圾管理水平,新江湾城街道也紧跟步伐,今年街道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建设,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垃圾分类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逐步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主体纳入环境信用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距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接下来,街道将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在辖区内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整治,重点整治收集容器不到位、日常管理不到位、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等行为,保证垃圾分类的实效。
此外,典型引路是迅速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培育了尚浦名邸、政立路711弄等先进典型的基础上,街道将着力培育上和园、银亿领墅、涵碧景苑等小区成为新一批“领头雁”,以点带面地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