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一种视角看北京
《风之书·生而自由: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 桑德拉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风之书·生而自由: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的编辑推荐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海上钢琴师》说:“从岸上看海与从海上看海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生活在北京,也许“老外”的北京与我们的北京完全不一样。

  是的,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北京生活,在他们的国家里,这不是大众的选择,而在北京,他们也是少数人。如今的北京早已习惯了外国人的出现,但与纽约、巴黎、伦敦等城市相比,外国人还没到能够自然融入人群的程度——我们虽不再大惊小怪,他们却仍显眼。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这些“洋北漂”和普通“北漂”在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上有很大差异。他们是画家、设计师、乐队主唱、演员、导演、心理学家、赛车手、拳击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来到北京,有的作短暂停留,有的在这里定居,有的为中国梦而努力,有的为是否回到故乡而挣扎……《风之书·生而自由: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通过对25位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的采访,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及喜怒哀乐,尝试由此透视一个时代的变化。

  桑德拉本名孙泽华,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在欧洲新闻社做记者的经历让她善于观察和与人交谈,尤其是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她在北京认识许多外国朋友,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从事不同工作,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

  其中有许多啼笑皆非的事:麦克交往了一个中国女朋友,分手的原因是,女朋友想移民国外,而他坚定地留在北京。伊恩放弃了做律师,在北京的乐队弹贝斯,他说自己不关心能不能赚钱,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恺撒住在南锣鼓巷,经营着胡同一日游,为不少中国人介绍北京的风土人情。在中国传媒大学做教授的约翰给中国学生们出题:你的心之所爱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答不上来。做戏剧的玛蒂娜曾经拒绝投资人几百万投资,因为后者对她的作品指手划脚,这背离了她创作的初衷,她说,赚钱是为理想服务的,而不是为了买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说起为何要提笔写这本书,桑德拉觉得,根植于中国文化,后在欧洲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她既能理解中国年轻人生存的焦虑,也感受得到外国人在东方文化环境适应生活的不易,让更多人了解中西方文化及差异性是她的责任,也是她与生俱来的用文字诉说的必然。从欧洲回北京生活的日子,她遇到许多“洋北漂”,见证了他们在这儿的欢喜与挣扎,有些人在她生命中只存在了短暂时光,可能这辈子,他们再也无法见到。法国人本喜欢北京充满机遇的一面,在这里,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即使今天失业了,明天也可以再找一份工作,他觉得这很像二战后蓬勃发展的法国。

  《风之书·生而自由: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和此前出版的《羽之书·我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及即将出版的《默之书·野孩子的默剧出走》共同构成“独立日·少数人的生活”系列,本书25位受访者的职业各异,均带有“非主流”的特点。无论是画家、设计师、乐队主唱,还是演员、导演、赛车手、拳击手、健身撕裂狂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都和世俗眼光下的“成功人士”相去甚远。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当下,这些外国人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少数人的生活?

  2012年,桑德拉在比利时工作时写过一本英文书Hidden in China Town(意为“藏在唐人街”),在iTunes出版,这本书讲述了在比利时生活的华裔人群的生存状态。华裔人群在当地,算是少数人群。回到北京的她写外国人,也是在关注少数人群。

  或许桑德拉想要通过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活得太拘谨,为了迎合社会给我们定义的标准,为了企及我们为自己设定的世俗理想,为了寻找虚无缥缈的安稳与安全感。生命短暂,要把时间花费在值得的事情上。我们的爱就这么多,要用在心之所向的生活上。不要等待,如果你有想做的事情,马上去做。不要胆怯,因为总有人与你价值观相左,打击你、奚落你,因为他们惧怕这样无畏的你,最终梦想成真。■夏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另一种视角看北京
悦读汇
为陀螺立传 与故乡和解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悦读03另一种视角看北京 2019-04-20 2 2019年04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