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作为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水分较多,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同时多项研究表明:如果孕妇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食物,并多补充白开水,就能明显降低早产的风险;如果食用水煮马铃薯、鱼类以及煮熟的蔬菜等食物,也有助于减少早产发生的机率。那么孕期蔬果该怎么吃?吃多少?有何误区?
孕期首先要保障一般人群情况下蔬菜水果的摄入,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果巧搭配,享受好美食。
日常膳食要讲究荤素搭配,保障餐餐有蔬菜。新鲜蔬菜是营养宝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是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叶酸、钙、镁、钾的良好来源。每天蔬菜的摄入量最好在400克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深色蔬菜;蔬菜的品种至少达到3~5种以上,且要经常变换;蔬菜的选择尽量做到新鲜应季,放置时间要短,最好是当天吃当天买。
水果可口好吃,给人带来愉悦。水果富含维生素C、钾、镁和膳食纤维,还含有较多的糖,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孕期每天水果的摄入量最好达到200~350克,在选择上要注重多种多样,新鲜应季,随吃随买。
蔬菜、水果品种很多,不同蔬果的营养价值各有千秋、相差很大。只有选择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相互搭配,才能做到食物多样,健康饮食,享受美食。
孕期关键要根据孕妇的生理特点,及时调整补充蔬菜水果的摄入。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蔬菜水果的摄入可略有增加,多注重可口多样、易于消化。孕中期后,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也相应加快,对营养的需要增大,膳食摄入就要合理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相应也要增大。
孕期易出现一些不适的生理现象和疾病,在饮食上要从预防和减轻相关病症着手。
叶酸。为预防神经管畸形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孕期要多吃富含叶酸的蔬菜水果,如菠菜、小白菜、油菜、香菜、雪里红等深绿色蔬菜和橘子、草莓、樱桃、香蕉等新鲜水果。
铁和维生素C。为预防早产、流产和缺铁性贫血,孕期要常吃含铁丰富的蔬菜水果,蔬菜如木耳、口蘑、水芹菜、油菜、蕨菜等,水果有樱桃、沙棘、酸枣、刺梨、草梅、芦柑等,另外适当吃些豌豆苗、菜花、芦笋、藕、西红柿、马铃薯、刺梨、大枣、猕猴桃、草莓、橙子、苹果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可以促进铁质的吸收。
维生素B族。孕早期部分孕妇会出现反胃、呕吐等早孕反应,严重者会引起酮血症或酮症酸中毒,继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饮食上,在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粮谷类食物的同时,多补充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等的蔬果,如西红柿、马铃薯、山药、葡萄、苹果、柚子等,以缓解反应症状。
碘、钙。为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孕期还要多补充含碘、钙等营养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海带、紫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蔬菜和葡萄、橘子、菠萝、香蕉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碘。富含钙的蔬菜有黄花菜、雪里红、油菜、龙豆、小白菜等,酸枣、沙棘、柠檬、柑桔等水果含有较高的钙。
均衡饮食、适当烹饪。孕期还要讲究合理烹饪,既要留住营养,又要享受美味。加热烹调或多或少会造成食物中营养素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
蔬菜适合生吃的,可以作为“零食”和“茶点”,如西红柿、黄瓜、生菜等蔬菜可洗净后直接食用。蔬菜在烹饪时要做到先洗后切,开汤下菜,急火快炒,炒好即食。蔬菜清洗用流水冲洗,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洗后要尽快处理;煮菜待水开后再下锅,煮熟随即起锅;炒菜急火快炒,缩短加热时间;食用炒好即食,连汤带菜,现吃现做,避免反复加热。这样,可最大限度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尽量留住蔬菜中的营养。
科学补充蔬菜水果。孕期补充蔬菜水果要谨防一些误区。一是水果代替蔬菜。水果方便、可口好吃,部分孕妇往往用水果代替蔬菜,其实,蔬菜品种远多于水果,且其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水果,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二是蔬菜烹调过烂。一些蔬菜如芹菜、大白菜等质地口感较差,往往烹调加工时煮或炒得太过,大量营养素遭到破坏流失,影响营养的摄入。三是过食加工食品。还有一些孕妇孕吐严重,往往想通过吃大量的话梅、果脯等零食来缓解症状,殊不知,这样并不能缓解孕吐,长期大量食用,反而可能损害肠胃功能。■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