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4日,在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杨浦在五角场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杨浦联合区域内长海医院、新华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组建“杨浦区安全血液联盟”,建立安全血液联动机制。
据了解,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旨在提高人们对定期献血必要性的认识,动员健康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强化血液安全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我国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始终把保障血液安全供应作为保护人民健康、增强人民获得感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着力构建“来源可靠、公平可及、全程质控、使用合理”的血液安全保障体系。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输血科主任刘晓艳介绍,血液强调“从血管到血管”管理,临床用血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输血医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献血者和受血患者的安全与健康。上海市有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指导各医院输血科高质量完成血型鉴定、疑难血型鉴别等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则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同时,不断推广合理用血理念和经验,规范用血标准,严格用血指征,引导各临床科室科学用血,推广手术期间自体血回输等血液保护技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卫生监督部门每年会同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对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进行全覆盖的监督检查。“杨浦共有11家临床用血单位。”杨浦区卫健委监督所医疗执业监督科科长王斌介绍,“每年我们都会对他们开展检查,对血液从采集到临床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同时加强打击‘血头’、‘血霸’和非法采供血的宣传,强化安全意识,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当天,杨浦区无偿献血宣传月正式启动。
“我30多年坚持献血,至今没发现献血对身体健康有什么伤害。如今,我已经66岁了,是个早上做做操、跳跳广场舞,还基本上天天能游泳1000多米的健康老太太。”曾献血165次的“资深”献血者洪军英来到了现场,开展无偿献血宣传。
“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儿子也在18岁那年走上了采血车。现在,他已成为一名多次捐献全血、捐献血小板和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志愿者。”在一张宣传海报前,洪军英指着儿子的照片自豪地告诉大家,今年他还获得了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和全国无偿献血银奖。
广场一侧的“彩蛋”献血屋内,杨浦区中医医院院长张书富、长海医院血液科主任杨建民等热心人士参加了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偿献血,用爱心点亮生命希望”的文明新风尚。今年54岁的杨建民依然坚持每半年献一次血,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他常常动员自己的学生、同事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工作中,经常遇到市民、患者家属会害怕献血的情况,我们医务工作者如果能带头进行正面引导,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杨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