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全面推行、依法治理的新阶段。6月29日,“分类新时尚 公益千人行”——杨浦区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暨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在创智天地举行,向公众宣传分类回收理念,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市民参与分类。
本次活动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杨浦区委员会,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区“两网融合”承载企业爱回收承办。
杨浦作为全市第一批开展整区域推进垃圾分类的中心城区,正在积极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已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全程管理体系,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推进“两网融合”回收新模式,垃圾减量效果显著。一年多来,全区上下积极行动,不断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已完成全区垃圾箱房的规范化改造,为硬件基础较差的小区和公共区域配置分类垃圾投放容器。同时,积极构建“两网融合”体系,推进可回收物“点、站、场”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台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学习使用。居民在回收机上输入手机号或相关账号,按页面提示投放可回收物,机器当场称重后,账户自动积分;同时也可预约服务点工作人员上门回收。
据介绍,本区“两网融合”项目在上海投入的所有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均为自主研发设计,是本区第一套自主研发的用于垃圾分类的设备,研发资金投入已超千万元。全区的“两网融合”服务点根据小区人口居住密度、场地状况等实际情况铺设,同时定期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指导和促进居民分出生活中的可回收物,为垃圾箱减负。
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区共计划完成500个网点建设,同时投放2000台自助回收设备。按照整体规划安排,目前已经完成268个网点的落地,实现日均回收峰值超80吨,每周平均有超过15万名居民通过“两网融合”服务体系参与可回收物的交投。
爱回收相关负责人表示,杨浦区“两网融合”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并取得明显进展,爱回收很荣幸能成为“两网融合”事业的参与者。未来也将配合杨浦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继续完善“两网融合”社区服务功能,促进资源二次利用,助力绿色循环发展,为改善城市环境作贡献。
当天的启动仪式结束后,杨浦区千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来到商圈、高校和社区等100多个点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公益活动,与市民积极互动,传递垃圾分类理念,引导大家了解分类知识,养成分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