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我最爱坐长辫电车在大上海里转悠。
坐到城隍庙,便会向父母吵闹着要吃蟹粉小笼,
皮薄汤多蟹肉黄,鲜味阵阵,一直飘到九曲桥上;
坐到石库门,便不禁被弄堂口的油墩子所吸引,
滚滚油锅,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十里之外还散着香。
年少时,
搭上长途客车,来到长三角。
转角口阿婆小店的宁波汤圆和手磨年糕,
晶莹剔透,软糯不沾,真真叫绝;
到了杭州,便定要跟随大诗人苏轼的脚步,点上一份东坡肉,
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叫人垂涎三尺;
最难忘的,还要数阳澄湖里黄满膏肥的大闸蟹,
鲜味流于齿间,久久回香,妙不可言。
上了大学,
三五室友,坐上绿皮火车,
计划中是一场青春的修行,
却不料,相视一笑,变身吃货的狂欢。
北京烤鸭,御膳之珍奇,
色泽金黄油亮,外酥脆而里肉嫩,
香味合着窗外糖葫芦的叫卖声,
穿过四合院,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重庆火锅,沿街老灶辣子红油,
毛肚鳝鱼脆鹅肠,辣意袭人
一边汗流浃背,一边欲罢不能;
武汉热干面,咸鲜油润,
简单却不失内涵,朴实中带着情怀;
长沙臭豆腐,很丑却很温柔,
咬上一口,便留下齿颊间持久的芬芳。
工作了,
纵然寒暑假悄然远去,
叫上一群小伙伴,秒杀一张动车票,
小长假的美味之旅,便无可阻挡,再次出发。
古城西安,有兵马俑的气势恢弘,
更有肉夹馍的四溢诱人和胡辣汤的丝丝柔情;
广东人,最是惬意,
每每清晨,齐聚茶楼“叹早茶”,
包糕酥饺,点点入心,奇闻轶事,句句动听;
最美云南,过桥米线堪称一绝,
小小的餐碟,大大的阵仗,
精致考究,渗透眉梢;
战胜强烈的高反,踏足西藏,
一壶青稞酒、一碟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真切的问候,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有了小孩,
迫不及待地带她乘上大大的飞机,
与她细细讲述祖国的统一。
宝岛台湾,夜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蚵仔煎三口下肚,必须再配上一杯柠檬爱玉,
因为她的酸甜解腻,更因为她名字的动人;
香港,已然是美食的天堂,
大虾云吞配烧腊,鲜到眉毛飞起来,
鸳鸯奶茶菠萝油,最佳拍档扑鼻香;
买张船票,须臾便是澳门,
长长的队,静静地等,只为那一口鲜嫩多汁的猪扒包,
还有手信街里,葡式蛋挞杏仁饼,大包小包拎回家。
无论身处世界哪个角落,
只有回家的路香甜而幸福;
无论脚步走多远,
只有祖国的味道熟悉而顽固。
中华美食,
承载着时间的记忆,充满着人情的味道,
讲述着平凡的生活,续写着光辉的历史。
感恩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带给我美好的生活和美妙的滋味,
我爱祖国的美食,我更爱我的祖国。
我愿永持一个中国胃,
用舌尖感受祖国大江南北的味道;
我愿永葆一颗中国心,
与这片炙热的中华大地,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