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魏伟明,区政协主席邰荀等出席,区委副书记邓小冬主持。
宣讲会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三级高级主办徐敏,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虹口区信访办主任何建华,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主任科员张之崟,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市高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审判员周欣,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办检察官施净岚分别作宣讲。 “人民满意”这一荣誉背后凝结的辛勤付出、创造的不凡业绩,生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本色,让与会同志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李跃旗指出,要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坚持以群众心为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之心,时刻心系广大群众、心系职责使命。要善于借群众力为力,希望全区广大公务员进一步发扬好杨浦“一线工作法”的优秀传统,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充分激发群众无尽的智慧,汇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要奋力造群众福为福,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主题教育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用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跃旗强调,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践行初心。要提高善学的本领,全区广大公务员始终要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练就新本领,切实增强敢担当、善作为的本领和底气。要提高善谋的本领,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像冲击钻钻头一样,点滴积累、创新突破,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当好改革创新的促进派、实干家。要提高善作的本领,主动到创新发展前线、旧区改造一线、信访维稳战线等艰苦岗位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富有创造性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程绣明,副区长李雅平,区检察院检察长谭滨分别作交流发言。
区四套班子领导,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其他市管干部;区各部、委、办、局,各街道;各人民团体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后备干部和基层公务员代表共1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记者 杨晓梅 文 王修远 摄
在热土上改革创新
徐敏,女,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9月出生,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三级高级主办。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浦东开发开放。1993年,徐敏入职新成立的浦东新区工商局,坚守注册一线岗位25年,用最平凡而生动的点滴实践,参与浦东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战略的非凡历程。
“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双公示、双评估、双随机“六个双”监管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如今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有许多都是从浦东发端、在上海推广,进而被复制到全国。
徐敏,就是这些改革创新举措的践行者。她直接参与了“证照分离改革”“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等多项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并推动形成了“窗口快速反应机制”“申请要件标准化”等服务措施,并在全市、全国复制推广。她的“有力度的改革、有温度的服务”工作理念赢得了广大投资创业者的褒赞,带领的“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成为行政窗口服务大众的优良品牌,成为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乃至所有浦东党员干部努力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缩影和典范。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曾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社区平安的守护人
何建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7月出生,现任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主任。
他,曾经是一位值守一线、守护平安的民警。如今,他在信访工作岗位已默默奋斗了15年。15年来,他面对过愤怒的拳头、不解的谩骂、伤心的眼泪,却始终凭着一颗为人民群众设身处地着想的心,去解开心结、去安抚悲恸。经过他的成功调解,不少信访群众从一开始犹疑不信,最后心服口服,甚至还和他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当好贴心人”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易。他带领团队,运用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凭借深厚的群众工作感情,为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诉求积极搭建化解平台。他注重建立科学有效预防犯罪体系,在综治、信访矛盾化解方面形成了纠纷排查、矛盾预警、前置化解、日常关怀、因人施策、分类帮教、多方协同、长期关怀等体系化、制度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的管控帮扶效果。2009年至今,由他本人亲自经办、化解历史遗留突出个体矛盾近百件,突出集体矛盾三十余件,一大批多年“积案”的历史矛盾案件被攻克。他曾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带领的团队也曾获得多项上海市信访系统、社区禁毒、居住证办理等方面先进集体称号。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张之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2月出生,现任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主任科员。
他长期坚守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第一线,小到每一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执法检查,大到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的整体安全,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工作态度,守护着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生产安全和运行安全。他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几乎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深入基层3-4天,检查企业1300多家次,现场核查1400多项次。他铁面执法、勇于亮剑,近年来行政处罚50余起500余万元,屡屡开创“首办”记录。他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参与油气管道攻坚战、重特大事故类企业整治等工作。
他潜心钻研、砥砺前行,在完成执法任务的同时,编写《上海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截至目前,全市8344家危险化学品、工贸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管控工作,并绘制形成“红、橙、黄、蓝”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便于基层有限的安全监管力量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执法检查。他编写的《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事项分类表》,系统总结了2012年以来执法检查的经验教训,已成为执法人员的“教科书”和基层部门的“工作宝典”。他曾荣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个人”等称号。
严谨细致 为民司法
周欣,女,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6月出生,现任市高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审判员。
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奋斗在重大刑事案件审判第一线。自1999年底担任法官以来,截至2019年3月,她担任审判长审理及主审、参审刑事案件共1695件(其中有179件附带民事诉讼),结案率达到100%,且无一错案,审判质量和效率名列前茅。周欣办案刚柔并济,情理法兼容,始终坚持“耐心、真心、热心、恒心、细心”的工作方法,善于深挖案件背后的是非恩怨,全面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多年来,她主审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撤率达到80%以上。
2016年1月,周欣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任职期间,市一中院成立了以周欣命名的“周欣法官工作室”,围绕加强青年干警历练、传播法律知识文化、化解突出涉诉矛盾、建言法治建设良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展示人民法院形象等六大职能,集聚力量为民解忧、创新思路为民服务,受到广泛好评,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欣法官”。
周欣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曾荣立上海法院个人一等功3次;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法院邹碧华式的好法官、好干部”等荣誉称号。
上善若水 执法如山
施净岚,女,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11月生,现任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办检察官。
云南回沪,南下深圳,北上京城,因一起横跨沪、粤、滇等多省(市)的合同诈骗案,她辛勤走访,面对高难度的追赃工作、巨额的经济损失、恶劣的社会影响,她耐心引导,换来被告人的转变立场当庭认罪;她释法说理,协调多方,最终赢得5.9亿元的“追赃传奇”,确保被害单位及数百名投资人的合法利益。她在二十多年的公诉生涯里,带领团队办理了多起重特大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获得业界首肯。
她作为上海司法改革排头兵、先行者,主动从分院申请到基层院一线,带领专业化检察官办案组,落实司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推进服务保障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工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级,成功办理了利用高科技侵犯著作权等案件。她在张江自贸区管委会现场办公,将司法办案的关口前移,并首批坐镇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通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她赴京参加党的十九大,并代表全国检察机关参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集体采访。她曾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6次、三等功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