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对口贵州省遵义市扶贫协作项目资金达3亿元,其中杨浦对口帮扶的湄潭、正安、道真三县,援助资金约占四分之一,涉及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类别共103个项目,有力地推进了遵义市脱贫奔小康进程。
11月25日至27日,上海市杨浦区党政代表团一行前往遵义考察。千里之外“援兵”带来的,不仅有脱贫攻坚战急需的援助资金、项目,还有“爱心网课”“爱心书屋”“携手奔小康”等大礼包。
山民告别贫困奔小康
田坝社区是湄潭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居民1700余户、6700余人。在下山脱贫政策支持下,村民们搬出世代居住的偏僻落后、自然条件艰苦的山沟,彻底改变子孙后代的命运。同时,他们也普遍存在故土难离、生活习惯难以融入新环境等问题。田坝社区睦邻中心即在此背景下建成。
26日上午10时,由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党支部主办、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点亮微心愿共建新家园”主题活动在田坝社区睦邻中心举行。沪遵两地的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共募集到30户贫困家庭的心愿物品,在寒气渐浓的初冬,将洗衣机、饮水机、电暖炉等礼物送到他们手中。
据当地干部介绍,作为上海援黔项目,田坝社区睦邻中心完全复制了沪上社区睦邻中心的模板,服务中心、卫生室、党员活动室、爱心超市等一应俱全,还因地制宜增设了农产品展销中心、乡愁馆等功能区。通过这一“服务”和“社交“平台,努力让搬迁移民更快地从“村民”转变成“居民”,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据悉,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已与抄乐镇等当地乡镇党委签订“携手奔小康”行动协议书,计划捐赠专项资金用于移民安置点综合活动服务中心建设。
智力帮扶消除“代际贫穷”
26日下午,杨浦区教育局向正安县教育局捐赠价值100万元的“爱心网课”“爱心书屋”和30万元资金;杨浦区政府办公室向正安县瑞濠幼儿园捐赠总价值2.3万元的爱心图书。
瑞濠幼儿园是上海市援建项目,该校位于正安县瑞濠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内,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是正安县教学设施最完善的学校,可接收360位学生就读,有效解决了移民安置群众对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为更好地实施智力帮扶,杨浦区第二艺术实验幼儿园与瑞濠幼儿园结对开展支教帮扶活动,通过培训、教研、现场实操等方式,帮助当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们享受和大都市孩子相同的优质教育,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山海情深,教育相连。“今年,在输送支教教师队伍基础上,区教育部门还发动社会培训机构一起扶贫,他们志愿为杨浦对口帮扶的三县合计捐款捐物330万元,并组团一起到遵义开展公益活动,智力扶贫队伍日益壮大。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顾登妹表示,“希望通过智力帮扶,使扶贫更有针对性,努力消除欠发达地区的贫穷代际传递。”
产业“输血”扶贫风声水起
扶贫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对口帮扶工作中,杨浦援黔干部结合遵义当地实际,引导村民发展优势产业,努力激发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激活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潜力。
26日下午,杨浦党政代表团前往正安县谢坝乡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考察遵义地区最大的林下鸡养殖基地——谢坝乡林下养鸡场特色扶贫项目。散落在山坳间的一个个现代化养鸡棚,外观貌似不起眼,里面却很有名堂,通风、照明、保暖设施样样齐全,鸡苗、成品鸡分棚而居,只只精神抖擞,这一项目年出栏成品鸡可达30万羽以上。
扶贫产业规模壮大了,销售市场如何打开?经上海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牵线搭桥,上海圣华集团投资成立了遵义新景农业有限公司。今年9月,该公司领到了贵州省第一张活禽进沪许可证,打通了谢坝乡特色林下鸡直供上海市场的“绿色通道”。
依托“圣华”集团的技术、销售渠道等优势,谢坝乡特色林下鸡实行孵化、供雏、饲料、技术、防疫、收购“六统一”标准,经上海德邦物流销往上海。在今年上海举行的国家扶贫展上,受市民青睐的特色林下鸡被抢购一空。
“通过上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农产品产、运、销全产业链发展,真正为贫困地区‘输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李国文表示,正安县将继续与“圣华”集团合作,建设禽类集散中心和屠宰场,努力打造黔北地区家禽生产交易高地,争取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