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成立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建设综合观测基地、联合攻关气象核心科研问题和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探索局校合作新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科研业务无缝对接,促进教学质量与人才素质提升。
据介绍,长期以来,复旦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气象科学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不断提升学校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2016年,复旦增设大气科学学科,并建立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2017年,取得本科专业招生资格;2018年,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成立并获批博士点;2019年11月,又获批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十年来,复旦大学与各级气象部门的前期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上海气象局建立了复旦大学大气学科实习基地;与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开展气象数据资源开放的管理办法研究,为上海加大气象数据资源增值利用、推进气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供了规范指导和依据;与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合作,共同建立了健康气象联合研究中心;参与建设上海市“岛屿大气与生态”高峰学科,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国际高水平合作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共同建设“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近年来,还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值模式预报订正方法,该方法在今年台风“利奇马”的防御战中较好地提高了台风风雨影响预报的精细化程度;联合开发并应用了“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该系统气象专屏已经接入上海市政府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城市大脑”,并服务于第二届上海进博会。■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