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平路街道:同济新村620号加装电梯项目正式动工
一图一册 加装电梯有了“操作指南”
效果图

  ■记者 毛信慧

  “从申请到开工,整整10个月,我们终于走过来了。”12月11日,同济新村620号加装电梯项目正式动工。

  邻里和睦是最大的“秘诀”

  作为四平路社区第一栋加装电梯的老公房,620号的“喜事”引来不少周边居民的围观。

  同济新村620号共7层,一梯三户,是同济大学早年为解决教职员工住宿问题而建造的住宅公房,一层是商铺,二到七层是住宅。楼组长蒋美玉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我们夫妻俩年近七十,每天买菜、倒垃圾都像爬山,要走108级台阶,经常会想以后老了怎么办?”蒋美玉开玩笑道。

  在620号,有这样烦恼的远不止蒋美玉一人。楼里既有80多岁的耄耋老人,也有大病患者和腿脚不便者。于是,在蒋美玉带领下,居民们自发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推进加装电梯的相关事宜。

  但事情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手续怎么办?程序怎么走?施工方怎么找?而且,居民们的想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已购买了电梯房,把这里的房子出租了;有的把房子给下一代居住,加装电梯意愿不是很强烈;有的低层住户则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

  “邻里和睦是最大的秘诀。”这是“五人小组”给出的答案。“许多二楼、三楼居民听到楼里‘老弱病残’的迫切需求后作出了让步。”记者注意到,“五人小组”口中的“秘诀”,也可从楼道环境中窥见一二。尽管是老房子,居民们把楼道布置得整洁明亮,门牌号是彩色的,楼道拐角处有不少绿植点缀。为方便议事,三楼的一户居民还把自家客厅“贡献”出来,作为“五人小组”的开会场所。

  搭建平台,主动跨前破解难题

  得知同济新村620号的困难后,四平路街道第一时间介入,主动协调,促推审批,帮助居民尽早圆“电梯梦”。由于楼里有同济大学的产权房,在申请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曲折。期间,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带着大家一次次与学校沟通协调相关事宜,与同济各职能部门就用电、物业等问题,召开对接协调会十多场。

  街道还搭建平台,主动跨前破解难题,先后二十多次召集业委会、居委会、第三方组织和业主一起召开情况介绍会、沟通会,就加装电梯费用分摊、电梯品牌选择、采光和噪音、设计方案、后续维保等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最终,电梯设计方案和审批手续顺利通过。

  千余幢楼加装条件一图标明

  那么同济新村620号的成功经验能否适用其他小区?在街道房管办,记者看到了一张新鲜出炉的“四平路社区加装电梯示意图”。这张地图上,标有社区千余幢住宅楼的加装条件。

  所有多层住宅楼宇均用不同色块标出,加装电梯条件是否成熟一目了然。

  此外,还有一本电梯手册,供查阅详细的加装电梯资料,如:可以安装电梯的类型、楼栋门前及对侧数据、占路数据、安装尺寸等信息,同时备注了可能影响电梯安装的相关因素。手册还将各种户型可能采用的加梯方案进行了汇总,并以直观效果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居民明确自家楼房加装电梯的优势及难点。

  如今,地图和手册已下发至各个居委会。居民手拿一图一册,就能按图索骥查找自家的加装电梯条件了。此外,每周二在街道房管办,会有第三方组织与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为有意向加装电梯的居民出谋划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一图一册 加装电梯有了“操作指南”
多措并举根治油烟扰民顽疾
图片新闻
预防职业病 保障职业人群健康
检察官耐心侦查厘清案情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一图一册 加装电梯有了“操作指南” 2019-12-17 2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