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尽快为“老人鞋”定“国标”

  ■邵宁

  您知道吗?自己脚上或者家人脚上的那双“老人鞋”,很可能不合格!据央视新闻报道,由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对网红“老人鞋”质量进行的检测显示:近半数“老人鞋”采样不合格。更值得注意的是,卖得红红火火的“老人鞋”,实际上没有专业标准。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为市场需求巨大的“老人鞋”制定国家标准,迫在眉睫。

  由上海、安徽、江苏和浙江四地消费维权机构组成的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最近分别通过电商平台、实体店和电视购物购买了80批次“老人鞋”样品进行比较试验。由于国内市场没有对成人鞋的外底硬度进行考核,这次检测机构采用2017年的《儿童皮鞋》标准进行测试,发现有38批次的老人鞋样品,外底硬度不达标,占样品总数的47.5%。另外,14批次样品耐折性能不达标,鞋底出现超长裂纹,鞋帮与底墙开胶;14批次样品耐磨性能不达标。

  专家指出,鞋底过硬固然不舒适,但鞋底过软,走在不平整的地面就会硌脚;鞋子不耐折,也就是不牢固;鞋底不耐磨,鞋底花纹磨损后容易滑倒。如此看来,某些品牌的“老人鞋”,并不像广告说得那么“舒适、安全”,可能质量还不如一双普通的旅游鞋。

  时下,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加,老人鞋也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俗话说,人老脚先衰。老年人确确实实需要一双适合自己的鞋。所以,“老人鞋”概念一经推出,就被众多商家争相采用。据上海市消保委调查,生产销售老人鞋的企业,已从2014年的1700多家增加到2018年的3500多家。但是,由于我国并没有“老人鞋”的专业标准,在此次抽检的80批次样品中,有47批次执行的是《旅游鞋》标准,6批次执行《休闲鞋》标准,还有27批次没有标注执行标准。没有标准的“老人鞋”,产品质量自然良莠不齐。没有标准,产品出现了问题也难以追责。

  如何让“老人鞋”穿得更安全、更放心?专业标准必不可少。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49亿,既然“老人鞋”已是行业细分下的一种新产品,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这方面的“国标”,让生产企业有章可循。(来源:新民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把握好中国经济的“时”与“势”
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
互认共享
推动消费节点“绿色升级”
尽快为“老人鞋”定“国标”
杨浦时报评论05尽快为“老人鞋”定“国标” 2019-12-17 2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