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响我人生的一支歌

  ■罗光辉 文

  惊蛰时分,春回大地,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阳台上的花儿各自绽放着笑脸,三角梅,蝴蝶兰,金桔。一盆金桔里这几天还长出了一株龙葵,龙葵的枝丫上盛开着六朵洁白的小花,很是可爱。茶几上摆着一盆万年青,我坐在万年青旁的藤椅上,静心阅读贾平凹的散文集《愿人生从容》。一册美文,沉浸其间,半盏茶香,光阴如故,细品如春。

  “学习雷锋好榜样……”楼下传来了歌声,四分之二的节拍,进行曲,这旋律,这歌词,我太熟悉了!今天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7周年。手机滑屏,点开微信翻看着有关这方面的视频和信息。

  家乡作家群的镜心似月发来一段快闪,唱响雷锋月。朱迅、康辉、朱丹阳、周炜、云飞、王二妮、乌兰图维很有激情地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周围喝茶的,拍照的,手舞足蹈的,春光无限。

  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于主任发的手风琴伴奏,一位独唱演员演唱的视频简洁,明快,漂亮。

  还有军校的文艺骨干发来了自己演唱的“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是一段完整的视频,歌词准确无误。

  是啊,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过花甲的人来说,对这首歌,太爱唱了,太有感情了,也太能引起共鸣了,视频一出,评语如潮。

  福建老部队的战友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这首歌,影响了我们几代人。这一刻,我们更理解、更怀念雷锋。”

  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一位同学说:“雷锋,青春的偶像。他要是活着,也进入爷爷行列了。有时,也在想他八十岁的容颜。可他在我脑海里的形象,永远是那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憨的年轻样子。”

  北京的一位媒体记者说:“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像春风一样吹遍祖国大地,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一首歌,一首激情悠扬的歌,撩拨着我的心弦。我伫立在阳台前,眺望着临春岭上的观景塔,眺望着外面的大千世界。

  《学习雷锋好榜样》是由词作家洪源、曲作家生茂两人共同创作完成的,歌曲刚诞生三个多小时就在北京传唱开了。这是一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每年的三月五日,各大专院校、部队、群众团体举行大型活动时,这首歌就自然成为主题曲。

  这首歌从诞生到现在已传唱了近60个春秋,十几亿中国人几乎都唱过或听过,甚至外国人也在唱,可见这首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真正会唱这首歌,是在1973年的春天。那天,我们集中在连队的饭堂,坐在小马扎上,认真地学唱着这首歌,回到宿舍,想起雷锋,我很激动。是夜,工工整整地把歌词抄写在日记本上:“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心潮澎湃地写下决心:一定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艰苦奋斗,助人为乐,争取早日入党。

  那时,人很单纯,听到一次表扬能激动三天,每天只知道学习、训练和工作。第二年的三月份,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不到一个月,我们排长又提议,推选我当上了党小组长。入伍前,我曾对我的高中同学说:“要是在部队能当个报道员,然后到军区报社去当个记者编辑什么的,那我就神气了,回来在乡亲们面前也有本钱吹牛了。”可新兵连一结束,一下连队就把我分到了侦察班,让我当计算兵。在团部集训,喜欢文字不喜欢数字的我,每星期成绩栏上,我的名字都是挂在倒数笫三名。我对着星星发问:“怎么办?”

  “怎么办?放到哪里哪里亮。你看看我,再看看雷锋。”星星似乎在说话。我为什么就不能是颗星?我背公式,练计算,买来电池,自制台灯,每天晚上熄灯后躲在蚊帐里记、算、背。集训结束时,我的名字跃到了前十名,满载奋斗换来的喜悦我又回到了连队。

  第一次参加连队实弹射击,我以优秀的速度和准确度为连长指挥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取得了好成绩,连长高兴地在全连大会上表扬了我。营里开大会,营长也表扬我,还组织全营收听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我写的新闻通讯稿。

  四年不到,我穿上了四个口袋的军装,跨进了军官行列,两年时光,我又上了一个台阶,当上了副连长。上任没多久,遇上了年终军事考核。那是一个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的夜晚,我们连接到命令:要在规定时间内占领阵地,歼灭来犯之敌。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使出了吃奶的劲,这可是为荣誉而战!装车、挂炮、出发、展开、挖工事、占领阵地、发射。看着一发发炮弹飞出炮膛,我的心也在燃烧。突然,指挥所传来命令:“暂停,人员离开炮位,不准靠近。”

  出事了,出大事了,我浑身发抖。后来查明 ,我们连一发炮弹瞄准时误差100个密位,炮弹打到警戒线外面去了。连队总结教训,我作检查 。团里开大会,团长说:“这是次重大事故,我要大会小会讲,除非团里面出了比这还大的事故。”我耸拉着脑袋,接受训斥。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就像个蔫茄子,没精没神,吃嘛嘛不香,干什么都没劲。指导员找我谈话:“鼓起劲来,不要一蹶不振,炮弹打偏了,你前进的方向不能偏!你去看看雷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是怎么做的?”那时做思想工作好像没那么复杂。雷锋精神启示着我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理想追求,让整个人生充满欢乐和光明。我那时好像也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思想包袱一甩掉,练军事本领,写通讯报道……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工作不分分内分外,角色不分主要次要。

  一次,军政治部主任来连队蹲点,看到“红与专”专栏,问是谁办的?连长指导员向首长介绍了我的情况,随后,首长又找我问这问那,首长离开连队一个多月,一纸命令,我调到团政治处组织股任正连职干事。

  我越干越欢,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推广典型写材料,分析形势写总结,个人独立写的和与战友合作完成的文稿多次被上级《政工简报》转发并且见报,参与推广的典型成为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围头湾。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深造。1990年夏季,组织决定,我正式调入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政治部,换了个全新的工作环境。

  时代变了,雷锋精神在这个时期的注释也发生了变化,但我深信:人们追求的道德价值不会变。我不会忘记,我们学院连续十一年组织学员到苏北社会实践。学员和驻地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处得比亲人还亲。清晨起来,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天的实践就拉开了帷幕,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有学员的身影。收割庄稼,打扫卫生,辅导功课……凡是有益于军民团结的事,有益于乡村发展的事,有益于锻炼成长的事,什么都干。离开时,乡亲和学员难分难舍。有一幕我永远难忘:上车分别时,我们学员向房东挥手:“大娘,有封信我放在电视机下面,回去看一下,里面有我的一点心意,十天的伙食费。”“看到啦,那封信在那袋鸡蛋里面,在你的挎包里。”学员摸着挎包,泪流满面。

  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那么深刻地影响我的人生?是向善向美的人生罗盘,用一支歌,伴我走过了风风雨雨,斑斓了我生命的春华秋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复旦)
闻归
念市井风情
致医护人员归返
静待春暖花盛开
影响我人生的一支歌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影响我人生的一支歌 2020-04-11 2 2020年04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