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光灿烂的早晨

  ■赵韩德 文

  浦东大道和黄浦江平行北上。浦江两岸有很多市轮渡码头,位于浦东大道八号桥附近的一个轮渡站,叫庆宁寺。当地土话没这么文绉绉,呼此地为高庙。

  我是浦东人,家离这儿不远,曾经努力寻找和打听,却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庙宇。或许古代曾经有过,不得而知。很长很长的时光里,此乃乡野之地。

  轮渡站的东边区域,是我们船厂,很大很大,我的工作和谋生之处。

  上世纪初,一个英国老板,在此处的滩涂边开了个小船厂,亦无船台之类。简单的设备,用卷扬机把小船和拖驳之类沿铁轨拉上岸,招募一些当地的焊工钳工管子工,对船儿作修理维护。年复一年,事业渐渐做大,浦东的这家马勒船厂名声渐起,老板更是发了大财。英国老板遂于现在陕西路延安路的地方,为其宝贝女儿建了一座童话似的北欧城堡,犹如卡通宫殿。我去参观过,那是会令人想起圣诞老人的奇妙建筑。

  1949年上海解放,英国老板回去了,马勒厂回到人民的怀抱。第二年,我呱呱落地。从一个娃娃到红领巾,到中学生,到上山下乡,我和浦东人一样,常为附近的这家国营大厂自豪——硬核国企:沪东造船厂。

  年轻时,命运遭遇多变。忽而,某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以一个年轻的见习工程师身份,走在了厂区洒满阳光的大道上,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看身边移动着的一座座蓝色高吊鸣响喇叭,运行在黄浦江边漫长的作业码头。船台上焊花如雨风枪如雷,船坞里分段如山。我走进机舱,走进集控室,登上驾驶台,进入各种专业设备控制室;我们组装柴油机,吊装螺旋桨,校定舵叶,收放锚链,考核舵机,照光轴系……

  我们厂真的很不简单。我国最初的海防,起初的海军装备,鱼雷艇、炮艇、第一代导弹快艇,一大批仿苏产品,都在这儿生产。工厂有一个可爱的称呼:“海军护卫舰的摇篮。”我们的民用船,也渐渐成长。长江和近海运输的几百吨几千吨的货轮,一条又一条出现在船台,靠泊在黄浦江。

  春雷一声,改革开放。

  “九州生气恃风雷”,我们厂亦抖擞一新,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计,多用途工作船、吊装船、数万吨的远洋货船、集装箱船……开始出口并畅销,科学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开始起步。

  船台不断加阔、加长、增多,黄浦江边极大的船坞开始建造,工厂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90年,位于浦东庆宁寺(高庙)地区的我们工厂及其造船主业,如鲲鹏展翅,一飞冲天。这一地区,有了时尚的新名称:浦东金桥开发区。沪东中华造船公司(沪东、中华两厂强强合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船企的典范,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LNG海上储运装备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综合实验室。

  2008年3月,一个杨柳依依、春光明媚的日子,沪东中华造船公司浦东的厂区码头上满是鲜花和彩旗,LNG#1船在春风中解缆远航。LNG船是装载﹣163℃液化天然气的特殊船舶,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高新技术船舶。这是我国造船业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跻身在黄浦江边为它送行的人群中,两鬓斑白的我无比激动,又记起了那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走在厂区大道上的年轻见习工程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阳光灿烂的早晨
想起了吃食堂的往事
爷爷的老杨浦
分房始末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阳光灿烂的早晨 2020-04-25 2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