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房始末

  ■周建 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职工住房主要由单位自行分配,由领导挂帅成立分房工作小组,按分房规定将每位申请人的工龄、职称、职务、获奖、特殊贡献等各小项,折算成相对应的分数,累计统计出每位申请人总得分。

  记得那年分房,第一榜申请员工上榜有七八百人,按每位申请人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橱窗前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不少申请者踮脚伸长脖颈,查看榜单中自己排名序号,这可是决定分房时挑选房号的先后顺序。由于大家是一个单位的员工,许多更是从同学到同事知根知底,除了核对自己的分数计算无误外,还会关注同事的分数及排序。

  之后,单位另辟房间作为分房工作小组接待室,接受分房申请人咨询,解惑答疑。接待室每天川流不息,人满为患。分房工作小组将各种反馈信息整理汇总,对第一榜作补充修改,核准后公布第二榜。在此基础上再一次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再作修改调整,最终以公布的第三榜作为分房依据。

  此时每位申请者都在心中默默地盘算着,按照已公布的房源,根据自己在分房榜上的排序位置,推测估算出自己可能分配到的房子,然后到实地考察。从地段、交通、购物、环境到房型进行综合评估,预选出自己看中的房源,既有首选也有备选。

  每次分房僧多粥少,而每人得分高低不等,对选房期望值也大不相同,心态、心理价位各异:排名最靠前者选择余地大,挑选自己中意的房子,胸有成竹,一锤定音;排名较靠前者,退而求其次,事先选择多套房号备用,见机行事,选房结果与自己的预期基本吻合,便心满意足了;排序再稍后些者,心中大致有个选择范围,不确定因素较多,选房结果事先难以预料;排序最后者,按一比一的房源根本轮不上挑选,实为替补者。但也心存侥幸,期待前面选房者不满房源弃权,其幸运递补。这类人期望值最低,无论何种房型,只要能分到房子就行。由于每次选房弃权者大有人在,故替补者分得中意房子也屡见不鲜。

  挑选房子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教代会代表参与整个分房过程监督工作。选房地点安排在最大的阶梯教室进行,由于选房人数众多,分批次进入,序号靠前者第一批入内,4块大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房子所处地段与门牌号,总得分排名第一者为序号“1”,第一个挑选,选中一套房子后,工作人员在黑板上划去该套门牌号,接着继续按选房序号依次挑选……

  那天我与妻子一起去挑选房子,坐在下面眼瞅着一套套自己预先看中的房子、门牌号被人挑选后无情地逐一划去,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无奈。挑房过程分分秒秒经受着煎熬,心中的喜怒哀乐,随着选房过程的进展跌宕起伏,仿如坐过山车般刺激。

  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房源所剩无几,正当我举棋不定心灰意冷时,天上掉馅饼。分房方案略作调整,房源中的“鸳鸯楼”原先准备分给两对新婚夫妇各一房间、厨卫合用,临时调剂分配给三口之家。对排名偏后者而言,真是楼暗花明,我毫不犹豫挑选到了一套三楼独门独户的两室户,建筑面积58平方米,相比以前筒子楼的住房条件可谓极大改观。

  当年结婚时,单位分配我住进了条件简陋的筒子楼,若干年后儿子早已是小学生了,全家却住进了鸳鸯楼,与众多新婚伉俪为邻。如此意料之外的分房结局,叫人永生难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阳光灿烂的早晨
想起了吃食堂的往事
爷爷的老杨浦
分房始末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分房始末 2020-04-25 2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